上海中考历史答题技巧
本文总结了上课历史中考一些关键的答题技巧和方法,以帮助学生在中考历史科目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这些技巧旨在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准备和应对中考历史考试,通过结构化和逻辑性强的答题方法来提高得分机会。
该分类下共有 614 篇文章
本文总结了上课历史中考一些关键的答题技巧和方法,以帮助学生在中考历史科目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这些技巧旨在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准备和应对中考历史考试,通过结构化和逻辑性强的答题方法来提高得分机会。
1、“皇帝总是对胡汉联姻龙颜欣慰,在御座上指派各皇弟应聘各汉族臣僚的女儿之姻缘。他还把自己的鲜卑复音姓氏改称‘元宏’。”“皇帝”这些做法的历史作用是()A.确立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B.完成了国家大一统C.抵御了外来侵略D.促进了民族融合答案:D贤知助手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内容。“皇帝”指孝文帝,“指派各皇弟应聘各汉族臣僚的女儿之姻缘”指与汉人通婚,“把自己的鲜卑复音姓氏改称‘元宏’”指改汉姓。这都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汉化政策”的内容,这场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加快了北方的封建化进程,所以答案选D。相关知识点/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北方的民族汇聚·北魏孝文帝改革2、20世纪30年代,有人在纽约做一次民意测验,结果发现,罗斯福总统最受欢迎,他后面才是上帝。“罗斯福总统最受欢迎”的原因是他领导美国人民()A.取得了民族独立B.废除了黑奴制度C.度过了经济危机D.战胜了法西斯国家答案:C贤知助手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罗斯福总统的功绩。经济大危机爆发后,1933年罗斯福总统上台,实施了新政,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最终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这使得罗斯福总统最受美国人欢迎。取得了民族独立的领导人是华盛顿,废除黑奴制度的是林肯,战胜了法西斯国家是在40年代,所以答案选C。相关知识点/考点: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动荡与变革·大危机与新政·罗斯福新政3、有学者认为:“列宁的思想至今仍受到人们极度的重视,就在于它是活的、变化的、永不肯停止在某个定点上。”下列各项中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是()A.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以家长制作风取代民主与法制C.以农业为重点取代以工业为中心D.以“多党政治”取代“一党政治”答案:A贤知助手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相关内容。“列宁的思想是活的、变化的、永不肯停止在某个定点上。”说明了列宁思想的创新、与时俱进。1921年列宁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创新地把社会主义与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联系起来。以家长制作风取代民主与法制是斯大林模式的特征,以农业为重点取代以工业为中心的改革是赫鲁晓夫改革,以“多党政治”取代“一党政治”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所以答案选A。相关知识点/考点: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动荡与变革·俄国向何处去·苏俄新经济政策4、“某位伟大的发明家逝世后,为了悼念他,全美国熄灯一分钟,甚至连自由女由神手上的火炬也不例外,人们送给‘照亮世界的人’的美誉。”这位发明家是()A.贝芬B.爱迪生C.瓦特D.玻利瓦尔答案:B贤知助手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爱迪生的贡献。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美国人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给人类带来了光明。爱迪生逝世后,为了悼念他,全美国熄灯一分钟,甚至连自由女由神手上的火炬也不例外,人们送给“照亮世界的人”的美誉。所以答案选B。相关知识点/考点: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电气时代的来临·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大王”爱迪生5、“近代时期,东方国家出现了一系列向西方学习的改革运动。”这些改革运动包括()①日本大化改新②查理·马特改革③日本明治维新④中国戊戌变法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D贤知助手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东方国家向西方学习的改革运动。“近代时期,东方国家出现了一系列向西方学习的改革运动。”如1868年日本的明治维新,1898年中国的戊戌变法,两者都是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日本大化改新是古代日本向中国隋唐学习,查理·马特改革是西欧国家的改革,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西欧封建制度。所以③④符合题意,答案选D。相关知识点/考点: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武士领导的社会变革·日本明治维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艰难起步·维新变法运动6、下列各项对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A.“打破了中世纪以来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B.“弘扬理性,用理性之光照亮了欧洲近代社会发展的道路”C.“成立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D.“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答案:A贤知助手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艺复兴运动的相关内容。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打破了中世纪以来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弘扬理性,用理性之光照亮了欧洲近代社会发展的道路”是对启蒙运动的评价。“成立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是指《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所以答案选A。相关知识点/考点: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向人性扼杀者宣战·文艺复兴运动7、“虽然他从未将所有民族都联合在一个世界性国家里,但是他的事业动将世界推入了一个新的方向:不同种族的融合,不同文化传统的交汇。”上述规定应出自()A.亚历山大 B.君士坦丁十一世C.马可·波罗 D.毕加索答案:A贤知助手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亚历山大东征的相关内容。亚历山大的东征,使希腊文明与古老的东方文明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冲撞与交融,属于“不同种族的融合,不同文化传统的交汇。”开启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所以答案选A。相关知识点/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古代文明的冲撞与文化成就·文明的冲撞与交融·亚历山大东征8、“公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国家各级官司职向公民开放,通过选举产生。由全体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决策机构。”上述规定应出自()A.《资治通鉴》 B.《汉谟拉比法典》C.雅典民主制度 D.基督教教义答案:C贤知助手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希腊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古希腊雅典城邦在伯里克利执政期间,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极盛,雅典城邦的“公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国家各级官司职向公民开放,通过选举产生。由全体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决策机构。”,所以答案选C。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24年1月,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孙中山拟定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在黄埔建立一个训练军官的军事学校,进行标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北伐军向全世界发表声明,说明了北伐的爱国目的: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材料二(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根本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捐弃前嫌。早在1936年处理西安事变时,中国共产党就力主和平解决。材料三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在某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军、伪军2万作人,拔掉据点2000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淞沪战役中,守卫宝山的500名官兵与敌巷战肉搏,全部壮烈殉国。——材料二、三摘编自《光明日报》:《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材料四廖承志认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黄埔军校的办学方针。并指出北伐战争的目的。(2分)(2)据材料二,指出“国共两党两度合作”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3分)(3)材料三中的“某次战役”是指哪次战役?据材料二、三,指出抗日战争时期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引用材料中的原文回答)(3分)(4)以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成果或意义,说明材料四中的观点。(2分)答案:(1)办学方针:进行标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北伐目的: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2)合作原因: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3)百团大战;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4)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了北伐战争,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国共第二次合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这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的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贤知助手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黄埔军校的办学方针和北伐战争的目的。根据材料一可知,黄埔军校的办学方针是进行标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北伐战争的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2)本题考查的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原因和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中日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3)本题考查的是百团大战和抗日战争时期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根据材料中的“八路军共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军、伪军2万作人,拔掉据点2000多个”,可以判断这场战役是百团大战。据材料二、三可知,抗日战争时期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4)本题考查的是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成果或意义。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了北伐战争,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国共第二次合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这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的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
1.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为了弘扬民族文化,今年2月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在众多唐代诗人中,诗作既豪迈飘逸又清新瑰丽,被称为“诗仙”的是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维【答案】A2.历史上艰险的川江是中国西部的天然屏障,近代西方殖民者千方百计开拓川江航运以打开中国西部市场。最早强迫重庆开埠以打开中国西部市场的国家是A.日本 B.德国 C.英国 D.美国【答案】A3.科举制度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它正式创立是在A.隋文帝时 B.隋炀帝时 C.武则天时 D.唐玄宗时【答案】B贤知助手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参加国家人才选拔考试的制度。它是从隋朝隋炀帝时的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为止。所以答案选B4.近代中国曾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撤,可以为鉴。”“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由此可知他主张A.学习西方、发展科技 B.变法维新、救亡图存[来源:学科网]C.解放思想、宣扬民主 D.发动民众、进行革命【答案】B贤知助手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中反应的是甲午中日战争以后的维新派的主张,他们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主张变法维新。其余选项不是维新拍的主张。所以答案选B### 5.“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这段文字反映了A.东北三省的完全沦陷 B.南京大屠杀惨案C.抗日将士血染卢沟桥 D.重庆大轰炸惨案【答案】B[来源:Z_xx_k.Com]贤知助手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生,1937年南京大屠杀刚好符合这个要求。所以答案选B### 6.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发行的机关报是【答案】D7.曾被毛泽东列为不应忘记的四位近代实业界人士之一,他创办的民生公司为抗战运输立下了卓著功勋。他是A.宋育仁B.李耀庭C.卢作孚D.张澜【答案】C贤知助手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右图人物是卢作孚,他是中国著名爱国实业8.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上确立的党在新时期的思想路线是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平反冤案、纠正错误【答案】B贤知助手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这次全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所以答案选B9.大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诞生在A.两河流域 B.黄河流域 C.尼罗河流域 D.印度河流域【答案】A[来源:学科网]10.学者布克哈特说,在中世纪的欧洲,人类意识处在一层纱幕之下,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组成的。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这层纱幕”在意大利最先消散是由于A.罗马共和国崛起 B.新航路的开辟C.文艺复兴的兴起 D.殖民扩张活动【答案】C贤知助手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文艺复兴是指14世纪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17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核心:人文主义精神。本质是以人文主义冲击宗教神权的束缚,解放人们的思想。实际上,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不是完全提倡复古,而是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所以答案选C11.科技创新改变世界面貌。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改良蒸汽机的出现——“电气时代”的到来B.发电机、电动机问世——工业社会的开始C.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铁路时代”的开启D.计算机网络技术诞生——信息社会的到来【答案】D12.下列对下图漫画的解读,错误的是A.英国推行绥靖政策纵容法西斯侵略B.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力量C.漫画作者站在反法西斯的正义立场D.世界进步力量联合打击法西斯势力【答案】A13.学习历史需要正确地区分史实与观点并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下列属于历史观点的是A.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 B.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C.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 D.诺曼底登陆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答案】D贤知助手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史实是真真实实发生的事件,观点是个人对这个事件的看法。A.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B.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C.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是史实。D.诺曼底登陆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是观点。所以答案选D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正当隋唐之际中国封建社会各种典章制度臻于完备时期,大量日本留学生来华学习。他们归国后,自然会将中日两国从多方面加以比较,更易看出日本的差距,要求仿效中国、进行变革的愿望更加强烈,从而加速了大化改新局面的出现。——摘编自田久川《古代中日关系史》材料二1872年清政府选派的第一批30名留美幼童从上海登船放洋。由于风气未开,广大北方地区没有一人入选,学生都来自东南沿海的省份,特别是广东南海、新会一带。……他们在国外刻苦求学、勤勉自励,大多学有所成。归国后,在教育、外交、工会、军事等领域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摘编自林文《洋务运动时期留学教育评析》材料三1919年前后,出现了一场在近百年中国史上颇有影响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留法学生一面工作,一面求学,同事认真观察和体验法国社会文化,有选择地吸纳和向国内传播西方文明,而且千方百计向法国和欧洲播撒典雅而迷人的中国文化。——摘编自李喜所《中国近代社会与文化研究》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归纳日本留学生归国后推动改革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场改革对日本的影响。(2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第一批留美学生来源的区域特点,并说明其原因。(2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作者对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评价。(1分)(4)综上,指出历史上留学生发挥的相同作用。(1分)【答案】(1)目的:学习中国隋唐先进的制度,改变日本的落后面貌。(1分)影响: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1分) (2)特点:都来自东南沿海省份。(1分)原因:这些地区社会风气相对开化,观念较为开放。(1分。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同等得分,但总分不超过1分。) (3)一场在近百年中国史上颇有影响的留学运动。(1分) (4)促进文明交流;推动本国社会发展。(1分)贤知助手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日本留学生归国后推动改革的目的是;学习中国隋唐先进的制度,改变日本的落后面貌。这场改革对日本的影响是;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这次改革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逐渐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开端,是日本历史上的(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上留学生发挥的相同作用是;促进文明交流;推动本国社会发展。留学生在外国接受先进的教育之后,学满归国,为本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也带动了本国的思想的解放。考查学生的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15.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多元的政治文明异彩纷呈,影响至深。结合所学回答:(1)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开启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先河。请写出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的执政者以及他执政时期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2分)(2)唐太宗常用“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警醒自己和大臣,这蕴含了他“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请举出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唐太宗采取的经济政策,并说明其影响。(2分)(3)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解放、建设共享社会的政治理论。它诞生的标志是什么?“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发表《庶民的胜利》,在中国率先扛起马克思主义大旗的人物是谁?(2分)【答案】(1)执政者:伯里克利(伯利克里)。(1分)公民权利: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管理;通过选举担任国家各级官职。(1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2)政策: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重视农业,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1分)影响: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有利于贞观治世社会的出现。(1分) (3)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分)人物:李大钊。(1分)贤知助手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开启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先河。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的执政者是;伯里克利他执政时期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是;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管理;通过选举担任国家各级官职。考查的是九年级上册的西方文明之源的知识点。
1、下列关于当今世界政治局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冷战”格局结束,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B.美国推行霸权政策,挑战世界多极化趋势C.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D.欧盟、中、日、俄等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答案:C贤知助手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准确认识,解题时注意“不正确”,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冷战”结束后,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随着欧盟、中、日、俄等经济实力的增强,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重要阻力,而当时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ABD的表述符合史实,不合题意,而多极化只是一个趋势,其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故选C。2、罗斯福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是因为A.新政使美国经济缓慢发展,彻底消除了经济危机B.新政开创了以“自由放任”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新模式C.新政开创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新模式D.新政使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答案:C贤知助手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罗斯福新政的准确认识,解题时需要紧扣“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等关键信息,即需要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的意义上论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在经济危机严重的情况下实施的,开创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新模式,C符合题意,而A“彻底”表述不合史实,B“自由放任”的表述不合史实,D仅是对美国的影响,故选C。3、揭示了空间、时间的辩证关系,加深了人们对物质和运动的认识的科学理论是A.牛顿的力学理论B.达尔文的进化论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D.伏尔泰的启蒙思想答案:C贤知助手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准确认识,由题干中“空间、时间的辩证关系”“物质和运动”等信息可以推断出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1916年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相对论是关于时空和引力的基本理论,极大的改变了人类对宇宙和自然的“常识性”观念,提出了“同时的相对性”、“四维时空”、“弯曲时空”等全新的概念。故选C。4、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拿破仑在其所征服地区都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这段材料反映了拿破仑A.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B.发动了“雾月政变”C.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D.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答案:A贤知助手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拿破仑对欧洲封建势力的影响,依据材料中“在其所征服地区都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然后“废除……承认……实施”等,说明了拿破仑时期的一些基本原则对欧洲大陆的影响,即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A符合题意,而BCD的表述均不合题意,故选A。5、探究历史发展的共性是历史学习的任务之一。新航路开辟和丝绸之路开通的共同影响是A.促进了沿途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B.开始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C.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D.促进了欧洲、亚洲、非洲、美洲的交往答案:A贤知助手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航路的开辟和丝绸之路影响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中国丝绸之路的开辟,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亚洲、连接欧亚大陆的著名古代陆上商贸通道;新航路开辟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锤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开阔了眼界,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一起,拓展了人类的活动空间和范围,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互相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所以BCD三项不符合两者的共同影响,故选A。6、中古时期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在于A.推动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教会和世俗封建主势力得到空前的加强B.封建主日渐贪婪,加紧对市民的剥削C.形成了早期资产阶级的雏形----市民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D.提高了西欧的国际地位,使之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答案:C贤知助手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古时期西欧城市重新兴起意义的准确认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形成了市民阶级,孕育了早期的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故选C。7、在体育竞技方面,新中国取得的第一个世界冠军项目是A.排球 B.乒乓球 C.射击 D.自行车答案:B贤知助手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史实。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容国团在1959年第二十五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他先后战胜各国乒坛名将,为中国夺得了第一个乒乓球男子单打世界冠军。故选B。8、海峡两岸同胞近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主要是因为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达成B.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的提出C.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D.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答案:C贤知助手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两岸关系的准确认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海峡两岸同胞近38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是在1987年,当时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逐步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故选C。9、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假如你是一位已经接受新生事物并生活在当时的上海的某政府官员,你不可能A.坐轮船、火车去北京购买商品B.向你的上司行跪拜礼、称“老爷”C.发电报问候亲人、与朋友照相D.在报纸上看新闻、休闲时看电影答案:B贤知助手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准确认识,回顾已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交礼仪逐渐采用了西方的握手、鞠躬,以取代等级分明的跪拜礼;在称呼上,逐步采用平等的“先生’’‘‘同志"代替了“老爷”、“大人"等称谓,据此分析可知B的表述不合史实,故选B。10、假如你生活在秦朝时期,遇上当时的一个官吏,你认为这位官吏说的哪些话是可信的①我带兵镇压了陈胜、吴广起义②官府用小篆字体发布了一个告示③朋友送给我一部《伤寒杂病论》④我下个月送儿子去太学读书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答案:A贤知助手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秦朝相关史实的准确识记,“秦朝”是解题的关键词,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陈胜、吴广起义”“小篆”均出现在秦朝,①②符合题意,而《伤寒杂病论》是东汉张仲景所著,“太学”是汉武帝时期,③④均不合题意,故选A。11、青年,特别是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青年揭开了一个时代的序幕。“一个时代”是A.资产阶级革命时代B.民主科学时代C.社会主义革命时代D.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答案:D贤知助手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五四运动历史意义的准确认识,依据题干中“1919年”“一群青年揭开了一个时代的序幕”可推断出指的是五四运动,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消息传到国内引发了青年学生的强烈抗议与不满,引发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标志,故选D。12、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讨论,其中,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A.小华:邓世昌在威海卫战役中壮烈牺牲B.小李:《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台湾人民饱受了日本的殖民奴役C.小林:《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D.小王:《马关条约》签订使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答案:A贤知助手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相关史实,解题时注意题干中“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表述与史实不符”等关键信息,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使台湾人民饱受了日本的殖民奴役,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使中国的民族危机加剧,BCD的表述均符合史实,而A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牺牲,故选A。13、下列关于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它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B.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C.该政策使得中外间断绝了一切往来D.广州十三行代表清政府管理外国商人答案:C 贤知助手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闭关锁国政策的准确理解与认识,本题属于否定式选择题,需要学生选出不合史实的选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清朝统一台湾后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前一阶段: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的限制。后一阶段: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因此C的表述不合史实,故选C。14、搜集和整理历史资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刘明同学从图书馆借来了《康雍乾三朝实录》、《论军机处与集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等书,准备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下列论文题目最符合他想法的是A.浅议“焚书坑儒” B.叙说清朝的对外交往C.简论“闭关锁国”D.略谈清朝的君主专制答案:D贤知助手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清朝君主专制相关史实的准确认识,解题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题干中“康雍乾三朝实录”“ 军机处与集权政治”“文字狱”均是清朝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据此分析可知D的表述符合题意,而A是秦朝的,B、C均与题意无关,故选D。15、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在加速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的同时,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据四川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材料二: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说:“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材料三:“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胡锦涛“十七大”报告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归纳,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得到加强的因素有哪些?(2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持何态度?(1分)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为什么持这一态度?(2分)21世纪初,能体现中国这一态度的重大举措(事件)有哪些?(3分)答案:(1)①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②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2分)(不根据材料作答不得分)(2)经济全球化扩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或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或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2分)(不根据材料作答不得分)(3)积极参与。(1分)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发展潮流,只能迎,不能拒;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总体来说是利大于弊。(2分)2001年,在上海成功举办第九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领导人会议;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3分)贤知助手试题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原因的准确认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信息的归纳,依据材料中“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跨国公司”等信息分析归纳即可。第(2)问,主要考查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解题时注意紧扣“根据材料二”即依据材料二分析归纳,依据材料中“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分析归纳即可。第(3)问,主要考查中国经济全球化的态度问题,依据材料中“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可以得出中国是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可以结合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利大于弊的,举措可以从中国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以及中国的积极入世等。
2023年上海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考生注意:考试时间40分钟,共4页,共10题,试卷满分30分,考试形式为开卷。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将条形码粘贴在规定位置。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题必须写在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1. 走进历史品人物品读历史,就要认识人物。某校历史研习社展开了认识人物活动,请你参加如下活动。第一组:第二组:(1)请你对上述第一组中的人物所处时代排序。(填写人名)(2)请你按照示例,选定角度,选出人物。示例:文学方面 人物:关汉卿、莎士比亚( )方面 人物:( )、( )(3)结合材料及所学可见在不同时空下都出现不同的杰出人物,对此谈谈你的感悟。2. 透过数据看历史品读历史,就要认清数据。某校历史研习社展开了数据辨识活动,请你参加如下活动。材料一:据历史学家估计,大约在公元前1万年前,农业还未出现的时候,地球上的人口大约有400万,到了公元前 5000年,当世界上几个地区出现农业之后,人口上升到约500万。对此后不同时期人口进行的估算也非常有力地证明,正是由于农业的发展,人口数量才得到了迅速增长。《新全球史》材料二:德国1870年-1910年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变化材料三: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及其占网民比例(1)材料一所示人类早期文明有两河流域、__________流域、__________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等。(2)请你分析材料二的数据表格,描述德国当时人口的变化。(3)材料三所处的时期为( )(单选) A 新石器时期 B.蒸汽时代 C.电气时代 D.信息时代(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人口变化和时代变迁”的关系。3. 深入实地考察史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时间事件1897年商务印书馆建立1905 年清政府委托其编新教科书1921年茅盾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最早加入共产党的第一批党员,也成为商务印书馆的第一位党员1927 年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运动指挥部在此建立1933 年中国共产党在此编写文化类书籍,促进文化发展,抵抗日军侵略1954 年公私合营1981 年分辑刊行《汉译世界学术名著》(1)商务印书馆建立时的背景是什么?__________ A.甲午中日战争失败 B.“实业救国”浪潮兴起 C.《辛丑条约》签订 D.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2)1905年后,为顺应时代需求,配备印新教科书给新式学堂,这体现了废科举,兴学堂。据此,请问1981年出版国外学术著作汉译本的背景。(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商务印书馆发展历程”的认识。参考答案【1题答案】(1)排序:孔子一祖冲之一毕昇一关汉卿。(2)选择:科学方面人物:祖冲之、牛顿、瓦特、毕昇。思想方面人物:孔子、苏格拉底。(言之有理即可)(3)感悟:人类的历史文化成就是人类杰出的伟大人物共同创造的,也是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共同创造:我们应该对东西方的文明成就都一视同仁,共同尊重、保护、传承,从而构建更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2题答案】(1)①印度河 ②尼罗河(2)从 1890年到 1910年,德国农村人口不断涌入城市,农村人口递减,城市人口递增,到 1910 年城市人口反超农村人口,城市化不断加深。(3)D(4)农业,工业,信息的发展即时代的便利促进了人口的增加,而人口的增加也又促进了科技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两者是相互促进的。【3题答案】(1)①A ②B(2)背景:反映了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时代需求和中西文化的不断交流。(3)认识:材料展示了商务印书馆从1897年建立到1981年这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它的每一步发展背后,都顺应了当时时代发展的潮流,整体来看,商务印书馆的发展历程,能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刺激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觉醒,在“实业救国”浪潮兴起的大背景下,商务印书馆应运而生,于1897年创办。1905年,在清政府废科举、兴办新式教育的背景下,商务印书馆编撰新式教科书,为中国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商务印书馆的员工茅盾先生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参与到了这一革命大潮之中。1927年,北伐战争高歌猛进北伐军即将解放上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运动更是如火如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运动指挥部便建在商务印书馆中。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开始了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商务印书馆作为当时最大的出版机构,勇担民族责任,出版了一大批中国共产党编写的文化类书籍,促进文化发展,传播抗日救国思想。新中国建立后,商务印书馆又响应国家号召,进行公私合营,完成了社会主义化改造。1981年,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开始吹拂中华大地上,商务印书馆又走在了时代前代,分辑刊行《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为我国了解外部世界打开了文化之窗。从这些事情中我们可以看出,商务印书馆始终同中国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它的发展历程,从侧面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中的沧桑巨变。
中国历史年表完整版(全):远古社会时间历史事件约170万年前云南省元谋县:元谋人,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用火。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区别。约20-70万年前发现了群居生活的人,会使用火!证明出现了早期的原始社会;增强了适应自然的能力,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步。距今3万年前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中发现了山顶洞人。距今7000年前河姆渡母系氏族,生活在长江流域,浙江省余姚市:使用磨制石器。住干栏式房子,定居生活。挖掘水井,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玉器和原始乐器。建筑学上重大成就。距今五六千年前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耕地。距今四五千年前山东大汶口原始居民,山东泰安:农耕经济有更大发展,原始手工业比以前有更大进步。贫富分化明显。距今四五千年涿鹿一战: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大败蚩尤。炎帝、皇帝部落结成联盟。标志着形成日后的华夏族。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禹夏朝开国君主“禅让”概念: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夏朝我国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国家的产生。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中国历史年表完整版(全):奴隶社会时间历史事件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朝灭亡。桀夏朝末代君主。汤商朝开国君主。约公元前1046年牧野大战,商朝灭亡。纣是商朝末代君主。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史称西周。约公元前841年共和元年我国历史开始有明确纪年约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公元前7世纪后期城濮大战,晋军大败楚军。(退避三舍)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晋楚争霸百余年,楚庄王大败晋军。楚庄王做了中原霸主。公元前4世纪中期历史上的著名战役:桂陵之战。(围魏救赵)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秦大败赵军。(赵括:纸上谈兵)东方各国再无法抵抗秦军。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内容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2.奖励耕战3.建立县制。(变法成功的原因:1.秦孝公的支持2.商鞅的才能和坚持改革的气概3.改革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意义: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中国历史年表完整版(全):封建社会时间历史事件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建立秦朝,定都咸阳。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直接原因:雨误期,按律当斩。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的反抗残暴的统治。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破釜沉舟)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兵直逼咸阳。标志着秦朝灭亡。公元前202年刘邦(汉高祖)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刘邦“约法三章”;项羽设鸿门宴“项羽舞剑意在沛公”。刘邦战胜项羽。公元9年西汉后期,王莽夺取政权。西汉灭亡,改国号“新”。公元25年刘秀称帝(光武帝),定都洛阳。东汉。(光武中兴)73年班超出使西域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132年张衡发明地动仪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中国184年张角领导黄巾起义200年官渡之战208年赤避之战220年魏国建立221年蜀国建立222年吴国建立230年吴派卫温等率军队到台湾263年魏灭蜀265年西晋建立,魏亡280年东晋灭吴316年匈奴攻占长安,西晋结束317年东晋建立383年淝水之战420年南朝宋建立494年年到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581年隋朝建立589年隋统一南北方605年开始开通大运河611年隋末农民起义开始,山东长白山农民起义爆发618年唐朝建立,隋朝灭亡627年-649年贞观之治713年-741年开元盛世755年-763年安史之乱875年-884年唐末农民战争907年后梁建立,唐亡,五代开始916年阿保机建立契丹国960年北宋建立1005年宋、辽澶渊之盟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11世纪中期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1069年王安石开始变法1115年阿骨打建立金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南宋开始1140年宋、金郾城大战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元1276年元灭南宋1368年明朝建立,元朝结束1405年-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16世纪中期戚继光抗日倭1553年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28年明末农民战争爆发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清1644年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73年三藩叛乱开始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1771年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年-1842年鸦片战争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1856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爱珲条约》《天津条约》的签订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1860年《北京条约》的签订19世纪60到90年代洋务运动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883年-1885年中法战争1894年-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19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1898年戊戌变法1900年义和团运动高潮,八国联军侵略中国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1911年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武昌起义近代史 中国历史年表完整版(全):近代史 年代 时间 事件 简介 时间轴 1839 6月 虎门销烟 林则徐在广州禁烟。6月在虎门海滩销烟。英国政府决定发动侵略中国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 1840 6月 鸦片战争的开端 鸦片战争爆发,英军从广州转攻厦门,攻陷定海,北犯天津。 1841 5月 三元里人民进行抗英斗争 1月,琦善同英国签订《穿鼻草约》,道光帝不满,派奕山到广州主持军事,对英作战。关天培在虎门炮台抗击英军,壮烈牺牲。5月,英军进逼广州,弈山投降。三元里人民进行抗英斗争。9月,定海再次陷落,三总兵抗敌牺牲。 1842 8月 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陈化成坚守吴淞口以身报国。镇江守军与敌人血战到底。8月,英舰到达南京江面,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 1843 不详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矛盾进一步激化,英国强迫清攻府签订《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 1851 1月 太平天国建立 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1853 3-4月 太平天国的发展和壮大 3月,太平军占领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4月,发动北伐与西征。 1856 10月 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两国分别以亚罗号事件、马神浦事件为借口,发动侵略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1858 5月 中俄签订《爱珲条约》 1858年5月28日沙俄强迫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爱珲条约》。 6月 俄、英、法、美签订《天津条约》 1858年6月18日英法联军占领天津。俄、英、法、美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天津条约》。 1860 10月 《北京条约》签订 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北京。中英、中法、中俄《北京条约》签订。 1861 1月 洋务运动开始 以“自强,求富”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新兴企业。口号: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运动时期 1862 7月 京师同文馆创立 清代最早的洋务学堂。 1864 7月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失败。 1872 不详 轮船招商局设立 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与民用有关的工业。 1883 12月 中法战争爆发 中法战争是从1883年12月的山西之战开始的。 1884 8月 清政府对法国正式宣战 8月下旬,法舰突然袭击马尾军港的福建水师。 1885 6月 《中法新约》签订 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 1894 7月 中日甲午战争 日军突然袭击在牙山附近的中国运输船和驻军,挑起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 维新变法时期 11月 兴中会成立 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成立兴中会。 1895 4月 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在威海卫战役中,北洋海军覆灭。清政府向日本求和,被迫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5月 康有为要求变法 得知《马关条约》签订,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万言书,即“公车上书”。 1898 6-9月 百日维新 6月,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任康有为为总理衙门章京。接着又派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等人参预变法。9月,那拉氏(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杀害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等六人(即戊戌六君子)。史称“戊戌政变”。戊戌变法失败。 1899 9月 义和团运动 随着中国近代史形势的发展,以帝国主义侵略为先导的西方势力的冲突代替华夷之辩满汉之争成为主要历史矛盾,义和团开始支持清朝抵抗西方,改名为“虎神营”,口号也改为“扶清灭洋”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1900 5月 八国联军侵华 义和团在廊坊、老龙头车站、紫竹林租界等地抗击八国联军,围攻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和西什库教堂,在北仑配合清军阻击八国联军。沙俄出兵侵略我国东北,制造海兰泡、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1901 9月 《辛丑条约》签订 条约签定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二十五日,辛丑年,故名辛丑条约。因条约签订日为阳历9月7日,因此有“九七国耻”一说。 1904 2月 日俄战争 在中国东北地区以及朝鲜半岛地区进行的一场战争,俄国战败。 辛亥革命时期 1905 8月 中国同盟会成立 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提出政治纲领,选举孙中山为总理,创办了《民报》。 1911 10月10日 武昌起义 标志着辛亥革命开始。 1912 1月1日 中华民国成立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在南京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2月12日 溥仪正式退位 清朝统治结束。 3月10日 袁世凯就职临时大总统 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 1913 7月 二次革命 又称“讨袁之役”以失败告终。 10月 袁世凯成为正式大总统 “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他为正式大总统,权力进一步扩大。 1914 7月28日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国庆),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尔维亚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枪杀。成为第一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新文化运动时期 1915 12月 护国运动开始 袁世凯当上了中华帝国皇帝,改年:号为“洪宪”。蔡锷在云南起义,组织护国军,讨伐袁世凯;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掀起新文化运动。 1916 7月 护国运动结束 袁世凯在绝望中死去。黎元洪继任总统。总理段祺瑞操纵北京政府实权。 1917 7月 护法运动开始 张勋复辟失败。段祺瑞下令对德宣战,宣布不再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孙中山在广州发动护法运动。 1918 5月 护法运动结束 鲁迅发表《狂人日记》,号召人民起来推翻吃人的旧社会。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热情歌颂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1月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德国投降,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为告终。 1919 5月4日 五四运动爆发 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1921 7月 中共一大召开 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1922 7月 中共二大召开 在上海英租界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举行。 1923 2月 二七惨案 京汉铁路工人举行“二七”大罢工;北洋政府镇压,流血事件。 6月 中共三大召开 在广州恤孤院后街31号召开。 1924 1月 国民党一大 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925 1月 中共四大召开 为了总结国共合作建立后的工作经验,制定新的工作方针和政策,为迎接革命高潮的到来作准备。 3月12日 孙中山先生逝世 发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号召。 5月30日 五卅惨案 反帝国主义爱国运动五卅运动的导火线。 1926 3月18日 三一八惨案 针对八国无理要求撤除大沽口国防设施,由李大钊主持,在天安门集会抗议,要求拒绝八国通牒。段祺瑞执政府镇压。 7月9日 北伐战争开始 是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打击北洋军阀。 1927 4月12日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宣告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失败。 4月-5月 中共五大召开 “五大”虽没能完成从危难中挽救革命的使命,但却是幼年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道路艰难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党的历史上首次选举产生了中纪委的前身——中央监察委员会。 7月15日 七一五政变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结束。 8月1日 南昌起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部分国民革命军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的武装起义。中共党史军史上的三大起义之一。失败。 8月7日 八七会议 八七会议在中国革命紧急关头及时地向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斗争方向,反对政治上的“右”倾机会主义,使党在革命中前进了一大步。 9月9日 秋收起义 中共党史军史上的三大起义之一。失败。 12月11日 广州起义 中共党史军史上的三大起义之一。失败。 4月 井冈山会师 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1931 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 抗日战争时期 11月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由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六十三人组成中央执行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项英、张国焘为副主席。 1932 1月28日 一二八事变 日本为了支援和配合其对中国东北的侵略、掩护其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的丑剧,自导自演在上海挑衅引发的冲突,时间长达一个多月。 3月 伪满洲国成立 日本占领中国东北三省后,所扶植的一个傀儡伪政权。 1934 10月 长征 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革命根据地主力红军开始长征。 1935 1月 遵义会议 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 1月 华北事变 华北事变是指继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之后,1935年日本侵略军蚕食侵犯华北地区的一系列事件的统称。 12月 中共中央瓦窑堡会议 毛泽东发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1936 10月 红军胜利会师 长征胜利结束。 12月 西安事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37 7月7日 芦沟桥事变 抗日战争开始。 8月13日 八一三事变 日本帝国主义蓄意已久地为扩大侵华战争在中国上海制造的事变。 8月 洛川会议 颁布《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9月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立 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抗日宣言。 9月25日 平型关大捷 八路军出师以来打的第一个大胜仗。 12月13日 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 1938 3月-4月 台儿庄大捷 抗日战争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也是徐州会战中国民革命军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1940 8月-11月 百团大战 主要指挥官:朱德,彭德怀。 1941 1月 皖南事变 国民党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 1945 4月 中共七大召开 大会提出党的政治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大会强调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大会通过的新党章强调了群众路线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这次大会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为抗日战争和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8月15日 抗日投降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8月28日-10月10日 重庆谈判 签订《双十协定》。 国共内战时期 1946 6月 解放战争开始 第二次国共合作失败。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开始。 1947 3月-7月 延安保卫战 孟良崮战役,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6月30日 挺进大别山 人民解放军刘邓大军向国民党统治地区大别山实施进攻的战略性行动。 1948 9月-11月 辽沈战役 中国近代史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之一,战役结束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在兵力数量方面超越国民党军。 11月-次年1月 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 12月-次年1月 平津战役 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中的最后一个战役。平津战役胜利结束,人民解放军进驻北平城,北平宣告完全解放。 1949 4月23日 解放南京 国民党反动统治结束。 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民主革命终结和社会主义革命开始。
32、对“冷战”局面形成的认识 (1)三个原因: 直接原因——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双方争霸、扩张产生矛盾; 主要原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 根本原因——国家利益的争夺。 (2)三个对峙: 政治上,“杜鲁门主义”与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上,“马歇尔计划”与“经互会”; 军事上,北约与华约。 (3)四个过程: 雅尔塔体系——奠定基础; 两大阵营出现——初步形成; “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正式开始; 北约和华约建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33、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趋势 (1)从战后雅尔塔体系确立到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形成,世界形势由缓和转向“冷战”。 (2)从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 ①60年代社会主义阵营解体,资本主义阵营也出现分化,战后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被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所代替。 ②第三世界崛起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3)从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格局从两极向多极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美苏争霸激烈。 (4)从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美苏矛盾缓和,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华约”解散,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终结。 (5)自9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逐渐加强。 34、影响大国关系的三个因素 (1)国家利益是影响大国关系的根本因素。 (2)国际格局的变化是影响大国关系的重要因素。 (3)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异同在特定条件下影响大国关系。
35、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美国占主导地位 (1)金融方面,美国凭借安排战后世界经济秩序之机,取代英国,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确立了美元的霸权地位,建立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新的世界货币体系。 (2)国际贸易方面,为了对外扩张和输出大量商品的需要,美国积极推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迫使英国放弃大英帝国特惠制。 美国打着相互减让关税的幌子,降低别国的关税,以扩大自己的商品输出,实际上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3)工业方面,美国拥有强大的工业力量,成为世界工厂。 (4)科技方面,战时美国经济的繁荣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美国在第三次技术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加强了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36、二战以来世界经济发展总体特征 (1)两个趋势: ①经济区域集团化。主要表现:东盟、亚太经合组织、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 ②经济全球化。表现在1995年WTO正式运转。 ③二者关系:前者是实现后者的重要步骤和途径;后者则是前者的最终归宿。 (2)主要原因: 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生产力大大提高。 (3)双面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带来风险与问题。 (4)中国抉择: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是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有利于改善我国的外贸环境、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但是,加入WTO对中国可能是一把双刃剑,如不加快改革力度,我国的弱势产业将面临被淘汰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