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识归纳与梳理

一、文学常识

1.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kē)字子舆,邹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为“亚圣”。后世常“孔孟”并称。孟子提出了“仁政”的思想和“民贵君轻”的主张。

2.本文选自《孟子译注》。《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公孙丑下》。

二、文言词语

1.重要词语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气候条件)。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人和】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城】内城。

【郭】外城。

【环】围。

【是】这样。

【池】护城河。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

【坚利】坚,(甲衣)坚固。利,(兵器)锐利。泛指武器精良。

【米粟】泛指粮食。

【委】放弃。

【去】离开。

【域】界限,这里是限制。

【封】划定。

【固】巩固。

【国】国防。

【险】险要。

【威】威慑。

【得道】指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道,道义,道理。这里指儒家所提倡的“王道”,即施行仁政。

【寡】少。

【至】极点。

【畔】通“叛”,背叛。

【顺】归顺,服从。

【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君子】这里指得道者能行仁政的君主,即“得道者”。

2.通假字

畔(pàn),通:“叛”,背叛。

3.古今异义

(1)城

古义:内城;今义:城市

(2)池

古义:护城河;今义:水塘

(3)委

古义:放弃;今义:委屈、不甘心

(4)国

古义:国防;今义:国家

(5)亲戚

古义:泛指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包括父母兄弟。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其他成员,亲属,不包括父母兄弟。

(6)去

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7)域

古义:这里用作动词,限制。 今义:地域

(8)是

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

(9)兵

古义:兵器;今义:士兵

(10)然而

古义:这样却;今义:表转折的连词。

4.一词多义

(1)利

天时不如地:有利条件

兵革非不坚:锐利

(2)之

三里城:的,助词

多助至:到

天下顺:代词,指得道者。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代指这座城

(3)固

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

汝心之不可彻:固执,顽固

求之下流,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固然

(4)亡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灭亡

暮而果大其财:丢失

河曲智叟以应:wú,没有。

(5)城

三里之,七里之郭:内城

非不高也:城墙

(6)而

攻之而不胜,连词表转折

去之,连词表顺承

攻之而不胜,连词表修饰

5.词类活用

(1)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2)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巩固)

(3)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推荐文章

高中物理知识点:分子间的作用力决定因素

  1.范德华力是存在于分子间的一种吸引力,它比化学键...

社区服务协议

1.________的所有权归________多媒体信...

评论区(暂无评论)

我要评论

昵称
邮箱
网址
0/200
没有评论
可按 ESC 键退出搜索

0 篇文章已搜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