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雪垠先生穷后半生的精力,发愤图强,艰苦奋斗42年,终于生前实现了一个文学宏愿,完成了洋洋300万言的煌煌巨著《李自成》,堪称中外文学史上的奇迹。这部属于“宏大叙事”的多卷本长篇历史小说,无论是对明清之际中国封建社会百科全书式的展示,还是对历史精神的深度开掘;无论是众多各色人物形象的出色塑造,还是对古代诸多生活场景和战争奇观波澜壮阔的逼真描绘;无论是艺术结构的锐意创新,还是文学语言的精彩运用;无论是对中外历史小说传统的继承与创新,还是对历史小说创作自觉的理论总结,都取得巨大的、开拓性成就。尽管《李自成》在创作思想上受到不可免的诸多时代局限,存在不少艺术缺憾或诟病,但毕竟填补了我国文学史的一项大空白,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不可多得的一部不朽的现实主义巨著杰作,对当代历史小说的创作开了先河,提供了不少宝贵的经验。而姚先生,也无可争议地成为我国新文学史上长篇历史小说创作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近年中国作家协会设立的国家级常设文学奖项“姚雪垠历史小说文学奖”,正是国家和人民对姚先生的文学贡献所做的一种肯定和褒奖。

  成功的虚构是《李自成》最主要的艺术成就

  如前所述,多卷本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但我以为其中最突出的成就是它成功地进行了艺术虚构。

  没有虚构就没有小说,艺术虚构是小说创作的一个关键问题。通常意义上的小说无论人物还是故事都是虚构的,因此可以说小说就是虚构。

  正如苏联作家阿·托尔斯泰在《论文学》中说:“没有虚构,就不能进行写作,整个文学都是虚构出来的。”

  虚构可以突破作家个人直接经验的限制,弥补小说叙事空间中所欠缺的环节和不够丰满的部分,使所创造的想象世界更加完美充盈,为读者提供更加丰富、更加富于创造性的审美空间,从而大大提升作品的审美素质。其重要意义自不言而喻。但是对于历史小说来说,由于作品的主要人物和最基本的故事框架,必须是历史上曾经存在并多见诸于史料文字或实物记载的,人们世代相传,耳熟能详,而且在人们心目中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印象,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艺术虚构,自然要受到种种限制和挑战。因此不违背历史真实而进行合情合理的艺术虚构,并能得到专家和广大读者的基本肯定或接受,就显得尤为重要,甚至成为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创作成败的关键。同时它创作的难度也更大,要求作家具有充分的生活积累、文学功底、创作准备和艺术才能。

  吴晗先生在《谈历史剧》一文中不无严苛地认为:“历史剧必须有历史依据,……人物、事实都是虚构的,绝对不能算历史剧。”

  他认为这只能叫“历史故事”。

  但是他又指出,在不违犯时代真实性的原则下,作家又“有充分的虚构的自由,创造故事,加以渲染,夸张,突出,集中,使之达到艺术上完整的要求。”[1]

  吴先生这些观点主要是针对历史剧创作的,但对于历史小说也同样适用。

  茅盾先生也曾说过:“写历史小说要有历史依据,又要有虚构,虚构要合情合理,事情必须是那个时代可能发生的。”提出了一个“合情合理”的虚构概念。

  他还强调指出,历史小说的人物“要写成艺术人物,而不是历史人物。”[2]

  两位文化大师都强调了历史依据与艺术虚构之间既联系又区别的辩证关系。

  对此,姚雪垠先生在思想中是非常清楚的,他一直也是按照这些创作原则去进行《李自成》写作的。姚先生的进行艺术创作实践中还特别注意当代历史小说创作的理论建设,撰写了不少这方面的理论探讨文字。他根据自己长期的创作体会和创作经验,总结出了两句相当经典性的话,叫做进行历史小说创作需要“深入历史”和“跳出历史”。其中“深入历史”,是指运用辩证历史唯物主义精神详尽地占有史料,深入研究历史,把握历史的基本规律,准确地反映历史真实。而“跳出历史”,则是指创作时不应受到历史事实框框的限制约束,坚持遵循文学创作的自身规律,充分发挥艺术想象和联想能力,大胆进行艺术虚构,从而达到艺术的真实,使历史科学与艺术科学之间实现完美的结合。在《李自成》中我们看到,老作家为了保证小说的艺术完整性和鲜明性,对小说中与主要的人物有关的一系列事件,全书的故事情节,以至次要人物和生活细节,都进行了大幅度的合情合理的虚构,基本实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相结合。

  除了人们常见的去伪存真、删削集中、提炼加工、铺陈渲染等手法之外,姚雪垠先生还创造性地运用了如下几种虚构的艺术手法:

  一、无中生有。

  即在小说中把历史上虽有记载,但经作家考证分析认为实际并无其事,或者纯属子虚乌有的重大事件和比较次要的人物、故事情节,却有意地去精心编排出来,浓墨泼彩,描绘得煞有介事。

  例如《李自成》等一卷写李自成出场亮相的潼关南原浴血大战和义军潜伏商洛山待机重树义旗,还有把李自成与高迎祥写成有着“亲上加亲”的血缘关系,都是虚构的。此外,像文献记载极少的大将刘宗敏跃马渡汉江、智取宋家寨,慧梅拒婚饮恨自刎,以及基层义军战士王长顺等多个社会低层普通人物等,都属于这类无中生有式的艺术虚构。

  二、移花接木。

  有些较为重大的事件本来是属于别人的,在小说中却移植到更主要的人物身上,用以丰富人物的性格。

  例如车厢峡诈降脱险的奇谋,不少历史记载都说是顾君恩提出来的,小说却把发明权安排给了李自成,以突出李自成的足智多谋;再如杨嗣昌奉旨出京督师本来是要镇压谷城义军张献忠的,但却把其主攻方向改为镇压李自成,以强调李自成的影响。

  移花接木的另一种表现是,有些故事情节本来是若干年以后才发生的,为了集中表现人物,增强故事性,则将其提前出现。

  例如张献忠在杨嗣昌营中张贴“无头帖子”事,本来是一年多后在重庆发生的事,却移写到现在的谷城了;同样,明大臣黄道周为弹劾杨嗣昌而遭崇祯廷杖下狱一事,时间也提前了两年,并且将几件有关的事集中合并在一起来写。

  三、将错就错。

  有些记载或传说中的人和事,姚先生事先经过深入核实历史资料明知是无稽之谈,但还是“将错就错,弄假成真”,拿来当作确有其事写进了小说。

  例如,历史上并不曾发生的李自成只身冒险到谷城去与张献忠谈判的所谓“双雄会”;传说中传奇人物红娘子杞县救出同样是虚构人物世家公子李信,然后一道参加义军就是显例(其实,由于李信这个人物都是假的,小说其后让李自成在由北京败亡途中,听信牛金星的挑拨而错杀李信的情节自然也是虚构的了)。

  这些故事情节,都被写得绘声绘色,极为精彩。此外,如顺藤摸瓜写出被冲散后的高夫人在伏牛山中绣闯旗,以牵制敌人策应丈夫等故事,也是如此。

  皿、捕风捉影。

  史实或传说中有些蛛丝马迹的事件,或者一些生活中可能发生的情节和细节,姚先生只要是小说构思需要并经过推测分析认为合理,也往往拿来加以添枝加叶,展开描写。

  例如,小说中大量人物心理活动的生动刻画,李自成的兵器花马剑的来历,李自成在商洛山中晚归赋诗,牛金星北京游上元节题写《扇子铭》,宋献策向李自成献《推背图》谶文,崇祯帝煤山赴死前杀妻伤女心理变态等等情节和细节即是如此。至于牛金星献给李自成的题联、洪承畴被清兵俘虏后假死节闹剧中所做的绝命诗、刘子政的词和崇祯帝的祭文等,实际都是由姚先生代的笔(姚先生曾戏称自己是崇祯皇帝的秘书,在小说中替他起草了不少圣旨诏书文告),自然纯属艺术虚构。

  上述种种艺术虚构的艺术手法,并辅之以虚实相间与穿插闪回结合的叙述技巧,就使《李自成》的创作极尽小说艺术虚构敷演编排之能事。更重要的是,作品中这些艺术虚构绝不给人揆理悖情、生硬拼凑的感觉,而是那个时代中完全可能发生的,在历史大背景绝对真实的前提下“弄假成真”,变得经得起仔细推敲而相当真实可信,成为小说故事情节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这样,我们面前的小说《李自成》,就不再是某些特定时期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干巴巴的“评传”式的堆砌列叙,也不是粗糙的《永昌演义》的翻版改写,而转化成为一幕幕鲜活生动、自然流畅、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变成十分逼真、情趣横生的过往生活场景或细节,使读者如亲临其境,深受感染。于是小说中一系列真实可信、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也便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并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从而共同完成了作家的艺术构思,结构成为一部文学精品。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成功地进行合理的虚构是《李自成》最主要的艺术成就。

  《李自成》艺术虚构的成功经验

  《李自成》在艺术虚构上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坚持体现小说艺术总体构思的原则。

  《李自成》最基本的艺术构思,是通过描绘明未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前仆后继、由辉煌胜利到迅速败亡的悲壮史诗,艺术地总结历史精神,并从中阐发一种崇高的历史悲剧意识。小说的种种艺术虚构,正是围绕着这一总体构思的推演设置的。例如虚构前面提到的那场潼关南原大战的故事,改写杨嗣昌奉命督师的主攻方向,其出发点就在于强调李自成在推翻明王朝的多路义军中的主导作用,让他一出场就给读者一个鲜明突出的印象;而安排慧梅殉情而死,让李自成最后战死于九宫山,则为了强化表达小说的历史悲剧意识。

  二、以塑造人物性格为中心。

  这一点姚雪垠先生心中更是十分明确,小说中所选择的故事情节,都用来塑造人物性格的。对李自成这一处于中心地位、不无历史和阶级局限的古代英雄人物尤为如此。

  例如,虚构出的李自成与张献忠在谷城的“双雄会”,就在于便于一箭双雕同时写出两位义军领袖的性格风貌,并在对比映衬描写中表现出两人品性的差异和高下。出于宗法思想亲手酿成慧梅与自己养子爱将张鼐的爱情悲剧,由于忌恨而诛杀谋士李信,还有出于封建天命观和帝王思想,笃信宋献策所呈的所谓“十八孩儿兑上坐”、“李继朱”之类的政治谶语等,也都是为了表现李自成自身思想性格中的严重缺陷,为其后来让人扼腕的悲剧性败亡埋下重重的伏笔,从而塑造出李自成这位丰满的、具有多重矛盾性格组合的、有血有肉的古代农民英雄的艺术典型。

  三、为展示广阔、丰厚的历史生活内容服务。

  姚雪垠先生是位很自负、很有气魄的大作家,他有意把《李自成》写成一部中国封建社会百科全书式的、具有史诗规模的宏伟作品。为此他设置虚构了大量的场景、人物、情节和细节,以便尽可能地展示出明明初中国社会不同阶级阶层、不同政治集团、不同民族和地域的波澜壮阔的矛盾冲突和社会文化生活画卷。在小说中我们看到,上至帝王将相的宫廷生活、韬略权谋,下至山村农民的婚丧嫁娶、求签算卦,京师气象、边塞风光、军旅生活和山野风情,可谓尽收笔底。还有义军将士们的日常生活以及惨烈战斗、文士们游乐吟诗,都充分展开了艺术想象,一一作了艺术虚构,从而全方位、多层次地描摹出一幅明清之际的社会文化生活的全景图,显得视野开阔,气魄宏大,色彩缤纷,气象万千。

  四、坚持历史的合情合理性原则。

  这也是姚先生所一贯坚持并很好做到了的。对于《李自成》中手法多变、经得起挑剔的虚构艺术,广大读者是普遍认可的。从小说中李自成形象的塑上看,一方面他的确是现实中一位性格缺陷较少的古代英雄人物,具有非凡的个性魅力;另一方面,作家可能过于偏爱小说主人公李自成了,加上在那个特有的创作年代所不可免的创作心理障碍,小说在塑造李自成艺术现象时不无拔高溢美之处,甚至出现一些艺术表现上的硬伤。但实事求是地分析,姚先生在小说创作中仍然坚持了从历史真实和生活真实出发,合情合理进行艺术虚构的原则,把握住了李自成最基本的性格特征,塑并没有把他的思想品格超越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李自成基本上就是人们心目中的那个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闯王。

  对此,甚至连前北京市副市长、明史研究权威吴晗教授都十分佩服,称赞说:“真实、合理,写得很好,完全符合历史实际。”并对姚老说,“你不用担心,倘若有人从历史方面批评你,我吴晗站出来替你打笔墨官司!”[3]

  足见《李自成》的虚构艺术所达到的理想高度。

  作家在《李自成》艺术虚构上获得成功的优势

  《李自成》之所以在艺术虚构上获得巨大成功,是与姚雪垠先生拥有诸多创作优势分不开的。

  姚老在谈及自己历史小说创作时曾说:“与许多有成就的作家相比,我自愧不如;但把我具有的条件综合起来,就产生了我独有的绝对优势和不同效果,这就是写历史小说。”[4]

  首先,能够深入历史,并对历史有着真知灼见是姚先生的最大创作优势。

  姚先生对晚明史有着系统而深邃的研究,甚至研读过不少古代兵书,并亲临许多古战场进行实地考察,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和直观印象。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他就撰写过《崇祯皇帝传》《明代的特务政治》等很有见地的史学论文。数十年来他收集阅读了大量有关明清之际的史料,仅分门别类的资料卡片就整理了数万张,多达上千万字。

  1981年夏,笔者有幸到北京姚先生的家中拜访时,在姚夫人的允许下,曾亲手打开几个抽屉,看到这类资料卡片竟装满了几大书柜,可见姚先生为创作《李自成》在钻研历史上所下的不同一般的工夫。深入历史,把握了历史的规律,就使得作家在发挥艺术想象进行艺术虚构时,显得左右逢源,挥洒自如,得心应手,游有余刃,最终为小说成功运用艺术虚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对小说人物的性格设计胸有成竹,是姚先生进行艺术虚构的另一优势。

  正是建立在深入历史的基础上,老作家对小说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理解得十分深刻,也把握得准确到位,这样进行艺术虚构时就显得心中有数,史料取舍运用得当,展开联想想象进行艺术虚构时自然也能做到随手拈来,涉笔成趣,而且合情合理,自然贴切,水到渠成。李自成、崇祯帝等性格丰满、美学价值极高的典型形象之所以符合历史真实,既获得专家学者的首肯赞许,也为绝大多数读者所认可和接受,盖源于此。

  再次,熟悉北方农民生活,有“暴民”、“杆子”生活的亲身经历,更属于姚雪垠先生文学创作得天独厚的优势所在。

  姚老生长于豫西南农村,十分熟悉和理解北方农民,他早期的小说创作(如抗战短篇小说名篇《差半车麦秸》等)内容即以农村底层生活为主。特别是上个世纪人慌马乱的20年代,少年的他曾有一段被土匪杆子掳去的非凡经历,在凋敝的荒村度过了数月被持械的土匪挟裹着奔逃、转移、战斗的惊险生活。据此他后来还创作出著名长篇《长夜》;此外中篇《戎马恋》《牛全德与胡罗卜》等,也可看出他对所表现的这类题材、人物的熟知程度。

  以明未农民大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创作的成功,与作家早年特有的生活经验和人生体验关系极大。

  最后,批判继承前人长篇历史小说的创作成果,丰富的小说创作经验,也都为《李自成》成功的艺术虚构提供了巨大助力。

  姚雪垠先生曾研读了许多古今中外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如《三国演义》《斯巴达克思》《战争与和平》等,并对其艺术的优劣有着清醒的评判和认识,而对其精华部分则予以消化吸收,转化成为自己的文学资源或借鉴。

  另如前述,在正式创作《李自成》之前,姚老已有20年小说创作的经历,曾创作大量小说,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磨炼出娴熟的写作技巧,具有很高的文字表达水平,同时也养成了他运用形象思维进行艺术构思的习惯。

  姚老在总结自己创作经验时说:“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是专业写小说的,习惯于小说的构思。一接触到历史,便很容易在心中出现小说的轮廓。”

  姚老在创作《李自成》中所表现的激情和自信,很大程度就来自于他对自己诸多创作优势的体认。

  当然,《李自成》在艺术虚构上并非无懈可击,还存在不少缺陷。

  例如,多少存在着拨高美化正面人物的倾向,把封建时代的农民英雄李自成写得过于文雅而草莽气不足(前两卷尤为如此);过多观照人物的阶级性而限制了丰富的人性深度的开掘,以致影响小说艺术所能达到的更高成就;另外篇幅过长,人物和故事枝蔓过多,造成艺术表现的顾此失彼和总体上的不平衡感、冗长感和阅读的疲劳,这些也都留下了艺术诟病。

  吴晗先生当年曾建议《李自成》只写3卷就够了,可惜自负的姚先生没有采纳。可以设想,如果最后压缩为3大卷、200万字左右的篇幅,小说可能就比现在精粹得多了。

  不可讳言的是,同古今中外所有的文学杰作一样,《李自成》受作家认识的局限和时代文学思潮制约,因此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也存在着不少创作思想和艺术表现上的遗憾。但它毕竟属于20世纪中国历史小说一座高峰和里程碑。它超越了前人,在长篇历史小说的创作上做出了全方位的突破性贡献,成为一部文学经典式的范本,对后人启示很大,这是我们今天评价《李自成》时应采取的一个基本认识。

推荐文章

《荀子·非相第五》原文全文 在线免费阅读

非相第五战国·荀况相人,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古者...

经典古文《菜根谭》原文全文及现代文翻译

修身古文: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

可按 ESC 键退出搜索

0 篇文章已搜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