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环境对生物作用

2022年09月28日 17:17 • 初中生物

  环境对生物的作用   一、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   1.生物圈中的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空气和水分等。   2.我们以光照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为例,探究的是非生物因素因素对生物的作用。   3.在科学实验时,往往只选择一个变量,并且需要设置对照实验。   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   1.生物因素主要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不同种生物之间和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2.社会性群聚生活的蚂蚁、蜜蜂等 在群体内部既有互助又有竞争;雄性羚羊在繁殖季节为争夺配偶而发生争斗。以上说明同种生物之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

cover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人体免疫功能

2022年09月28日 17:17 • 初中生物

  人体的免疫功能   1.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皮肤和黏膜;   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2.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3.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   4.免疫:最初指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现指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健康.   5.疫苗: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于人体后,可产生相应的抗体.

cover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生物的栖息地

2022年09月28日 17:17 • 初中生物

  生物的栖息地   一、生物圈   1.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叫做生物圈。生物圈包括地球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2.生物圈中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包括阳光、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稳定的营养供给等。   二、栖息地   1.在生物圈内,我们把生物实际居住的环境称为栖息地。   2.在不同的栖息地,生活着不同的动植物群体。   3.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cover

初中生物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022年09月28日 17:17 • 初中生物

贤知助手为您带来初中生物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希望可以帮助到您,祝您学习愉快!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  功能: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有温暖、清洁、湿润空气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一)呼吸运动及其原理: 类别 肋间肌和膈肌 胸廓 膈顶 肺 肺内气压 气 体 进 出 肺 泡 气 体 变 化 吸气 收缩 扩大 下降 扩张 下降 外界气体被吸入肺泡 含氧较多 呼气 舒张 缩小 回升 缩小 上升 肺泡内的气体被呼出体外 含二氧化碳较多 (二)呼吸的全过程: (三)肺泡与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1、肺泡数目多、总面积大。  2、肺泡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紧贴在一起,有利气体通过。  3、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共两层),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cover

初中生物知识点: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2022年09月28日 17:17 • 初中生物

贤知助手为您带来初中生物知识点: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希望可以帮助到您,祝您学习愉快!  (一)人体代谢废物的排泄途径:  排泄:指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  排泄的途径:呼吸、排汗、排尿。  排遗:指把消化道内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排出体外的过程。(如:粪便)  (二)、尿的形成与排出:  1、泌尿系统的组成: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所组成。其中,"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其功能:是形成尿液。  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  2、尿液的形成过程: 3、尿的排出:  ☆温馨提示☆  (1)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  (2)血液流经入球小动脉,再由出球小动脉流出,其成份的变化是;由出球小动脉流出的血液中,尿酸、尿素、水分、无机盐和葡萄糖的含量明显减少。  (3)原尿与血液相比,就是原尿中不含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  (4)原尿与血浆相比,就是原尿中没有大分子蛋白质。  (5)尿液与原尿相比,就是尿液中没有葡萄糖。如果尿液中含有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说明肾小球患有急性炎症。如果尿液中含有葡萄糖,说明人体患有糖尿病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使血糖浓度过高引起的。

cover

初中生物知识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2022年09月28日 17:17 • 初中生物

贤知助手为您带来初中生物知识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希望可以帮助到您,祝您学习愉快!  1、性状:指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如:人的眼皮、耳垂、肤色或血型等(有看的到的,也有看不到的)。  2、相对性状:指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人的单眼皮与双眼皮、狗的卷毛与直毛,花的白色与红色等。  3、遗传的概念:指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等。  4、概述染色体、DNA、基因的概念,存在部位和功能:  (1)染色体:  ①概念:在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染色体在人的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而在生殖细胞中则是成单存在。如:正常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23对,而在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则变为23条(减半)。  ②组成: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其中,DNA是染色体主要的组成成分。  (2)DNA:位于染色体上,一条染色体通常含有一个DNA分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基因:基因通过生殖细胞传给后代的。  ①概念:基因是DN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一个DNA分子中含有许许多多的基因。  ②存在部位:位于DNA分子上,基因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  而在生殖细胞中,则是成单存在(减半)。  ③功能:决定生物的性状  (4)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它们之间的关系。  5、禁止近亲结婚的遗传学原理:  亲缘关系越近,致病隐性基因相同的越多,结婚后,所生子女得隐性遗传病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我国婚烟法明确规定"禁止近亲结婚"。  6、变异的概念:指生物亲代与子代、子代与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现象,叫做变异。如:"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7、变异的类型:  (1)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如:色盲、多指症、色弱等。  (2)不可遗传的变异:由外界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如:经常晒太阳的人皮肤较黑、手上的伤疤、同品种的南瓜种子,种在肥沃土壤的结出的南瓜较大,种在贫瘠土壤的结出的南瓜较小等。

cover

初中生物知识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2022年09月28日 17:17 • 初中生物

贤知助手为您带来初中生物知识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希望可以帮助到您,祝您学习愉快!(一)、环境(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非生物因素:指阳光、温度、水分、空气、土壤、湿度等多种因素。(二)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生物因素: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包括捕食、竞争、寄生、合作、共生等)(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每种生物的形态结构都与生活环境相适应。如: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变成了刺,可减少水分的蒸腾,以适应干旱的生活环境;企鹅体内有很多的脂肪,有保温作用,以适应严寒的气候;还有,动物的拟态和保护色等,都是对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影响着环境。如:植物的蒸腾作用,可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雨量等。蚯蚓生活在土壤中,既可疏松土壤,又可增加土壤肥力;又如:“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 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反过来,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生物。

cover

初中生物知识点: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主要区别

2022年09月28日 17:17 • 初中生物

贤知助手为您带来初中生物知识点: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主要区别,希望可以帮助到您,祝您学习愉快! 比 较 项 目 无 性 生 殖 有 性 生 殖 两性细胞的结合 无 有 新个体的产生 母体直接产生 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 繁 殖 速 度 快 慢 后代的适应能力 弱 强 优 点 繁殖速度快,能保持亲代的优良性状 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有利于生物的进化 举 例 扦插、嫁接和压条等。 被子植物产生的种子、鸟类的繁殖等

可按 ESC 键退出搜索

0 篇文章已搜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