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诗词清话”专栏中的“古典诗文比较”已刊登了十二期。由于受到不少鼓励,自然还会写下去。但在这岁末的最后一期,我想谈谈进行古典诗文比较,在阅读、教学和研究中的价值和意义,这也是我要专注于这项工作的原因所在。

  歌德曾说过一句名言:“永远束缚在整体人的一个孤零的片段上,人也就把自己变成了一个片段”。人对自身的认知如此,人对一个作品的研究亦是如此。只有通过对有某种联系,不同作家、不同作品的比较,甚至是跨地区、跨民族的不同作家、作品比较才能更为准确地掌握这个作家突出的精神风貌,这篇作对品独异的艺术特色,从而探求出我们人类独有的精神产品——文学创作和鉴赏的规律来。出于这样一个动机,世界上从事比较文学研究的学者们,无论是法国学者的“影响研究”,还是美国学者的“平行研究”都在从不同的角度力图对上述问题作出回答。我国近年来比较文学的研究也开始活跃起来,有的高校成立了研究比较文学的专门机构,并出版了《比较文学》专刊,有的开设了比较文学专业课,北京大学还出版过一套比较文学研究丛书。但令人遗憾的是对古典作品,尤其是选入大中学校教材的古典文学作品的比较研究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至于把它引入课堂教学更谈不上,而这种比较教学和研究,对改进我们的教法,加深对古诗文的理解,乃至扩大师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都能起到较好的作用。下面即以选入大中学教材的古诗文为例,对比较教学和研究的意义、范围和方法加以阐述。

  一、比较教学和研究的意义

  开展对古典作品的比较教学和研究,能起到以下几方面作用:

  第一、可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

  一篇作品主题的确立,作者创作倾向的表现,它的独特的艺术魅力之所在,我们如果就文论文,往往不能使学生得到深刻的印象,教师也往往不容易说的透彻。如果采取比较的方法:找几篇题材相同的作品,比较一下它们主题上的不同,研究一下它们形成不同主题的原因;再比较一下它们是如何围绕不同的主题来选择材料、安排结构、使用语言的,这样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它的艺术技巧,都会给学生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也便于学生进一步领会和掌握。比如《六国论》,除教材中所选的北宋苏询的《六国论》外,他的儿子苏辙和元代的李桢也都写过《六国论》。三篇《六国论》对六国破灭的原因却有三种不同的解释:苏询认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胜,弊再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苏辙认为,六国破灭是因为他们“虑患之疏,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李桢则认为六国和秦一样暴虐,他们也想“为秦所为,且不施仁政”,所以天让其灭。为什么同一历史事件在不同作者笔下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呢?这就与他们观察问题的角度有关,而这个角度又是由作者所生活的时代和他们对这个时代的不同认识所决定的。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对《六国论》的思想倾向就会加深了解,对作者的创造意图也会更加清楚。通过比较我们还可以发现,这三位作者对六国破灭原因的解释各执一端,实际上都是较为偏颇的,其方法都是抓住一点,引申发挥来以偏盖全,但由于他们能选择典型事件,精心安排结构,结果自己的论点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因而具有很强的说服力。通过比较对学生更好的认识此文在组织材料、安排结构等方面的特色是大有帮助的。

  再以选入教材的元人小令——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为例。张养浩作为一个封建官吏,居然对历代兴亡下了这样一个结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应当说是很难能可贵的。但为什么说这是难能可贵的?它的思想意义究竟在哪些方面超过了同题材作品?如果我们把它与唐代诗人岑参的《东归晚次潼关怀古》作一比较,就能加深对此的理解。岑参诗的全文是:“暮春别乡树,晚影低景楼。伯夷在首阳,欲往无轻舟。遂登关城望,下见洪河流。自从巨灵开,流尽千万秋。行行潘生赋,赫赫曹公谋。川上多往事,凄凉满空洲。”同张养浩的[潼关怀古]相比,他们虽然都在发思古之幽情,但张养浩的小令旨在哀伤民生疾苦,一针见血地指出封建政权与民众的尖锐对立;岑参的诗却是通过思慕先贤来抒发个人的失路之悲,表现封建文人有志难伸的精神苦闷。通过比较,我们对[山坡羊。潼关怀古]的思想意义就会有教深的理解。

  第二、有利于扩大学生的视野,突出语文教学的综合性

  语文这门学科除了工具性这个基本属性外,还具有思想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即既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又要进行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的训练。社会上所运用的各种文体,人类所积累的各种知识在语文教学中几乎都能碰得到,所以在众多的语文教改实验中,几乎都把加大阅读量作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改实验小组在《实验语文课本》的“说明”中,提出“要加大阅读量”,认为“多读书是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方法。阅读,没有一定的数量,就不会有一定的质量”;日本中学《现代国语》“编辑说明”中也提出要“扩大读书领域,培养选择图书资料的能力”,并建议学校设立“可开阔视野的读书室”,或“我们的图书馆”(日本三省堂株式会社版《中学校现代国语》新版第二册)。但语文教学的教时有限,怎样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较丰富的知识,准确把握作品间主要的不同之处,采取比较教学和研究则是一种较好的途径。因为通过比较,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看到此文的论点并不是唯一正确的论点,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阐述;此文的表现手法也不是唯一完善的手法还可以运用别的手法去刻划、去表现。另外,对这类题材也不一定只用这种体裁去表现,别的体裁也可以表现而一旦变成另一种体裁,作品的结构和表现手法都会随之发生变化,这样可以使学生的知识领域开阔起来。如,沈括的《雁荡山》是篇说明文,作者站在科学考察的角度来观察雁荡山,力图说明雁荡山得名的由来和雁荡诸峰形成的原因。但是,也可以用别的体裁来写雁荡山,也可以采用别的表现手法,开拓别的方面主题。如徐霞客的《游雁荡山日记》,作者以游踪为线索分日记载所见的雁荡山奇特而秀丽的风光,表达他对山河的无限激赏之情,同时通过攀崖涉险的描述,也反映出他那种知难而进、百折不回的追求精神。方苞的《游雁荡山记》则是篇议论文。选材上,虽然也是抓住雁荡山的特点来着笔,但他的目的既不是解释山的地形、地貌的形成原因,也不是描绘名山秀水的奇异之景,从而表现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攀崖涉险的追求精神,而是要从中悟出人生的哲理,得出处世的箴言:一个人要想保持他天然的美德,只有远避尘垢、持身危正,才能免受玷污。通过这样的比较,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了解山水这个题材可以用不同的体裁来处理,而不同的处理方法,又是服从其创作目的、作品主题需要的。

  明代戏剧家李渔的《芙蕖》与宋代学者周敦颐的《爱莲说》之间也完全可以作这样的比较。虽然它们的表现对象都是荷,但两者的侧重点、结构、语言都不相同。《芙蕖》是篇说明文,它主要是向读者介绍芙蕖不同生长时期的不同形态、风韵和功用,从而使读者对芙蕖的特征、用途,获得一个准确而又全面的印象。他在结构上采取分层叙述,从花到叶再到莲和藕,逐一介绍,细细描摹,从视觉、味觉、触觉、嗅觉几个方面给人留下一个完整而又深刻的印象。语言上,它体现出说明文的典型特征。《爱莲说》则是篇抒情散文,它主要通过莲“出污泥而不染涤清涟而不妖”等特征来表白自己的高洁之志,直道之行,进而抒发他对世人争名逐利、随波逐流的无限感慨。其结构则是围绕借莲咏志这个主旨,全文分成两个部分:先写爱莲之因,再在此基础上抒发感慨,重心放在后一部分,语言上也更倾向于含蓄蕴籍,注重语言的感情色彩。通过比较,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对两种文体的不同特点也会留下较深的印象。

  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试教本)“使用意见”,在谈到“讲读课文”与“自读课文”关系时,有这样一段话:“在语文教学中,读课文可以看作是由讲读课通向课外阅读这个广阔天地的桥梁。它不仅要让学生巩固和实践从讲读课中学来的阅读知识和阅读方法,而且要经过反复练习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自读的熟练技巧”。也就是把由讲读——自读——课外阅读,作为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于漪先生把学生的能力培养概括为四种,即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自学能力,并强调“自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怎样做一个语文教师》)我认为,开展对语文教材的比较研究,可以教好的达到上述目的。因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比较对象来加深对课文的分析理解;反过来,又可以运用阅读中获得的知识和方法对比较对象进行解剖和研究。因为它们之间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比起毫无关联的作品来能教好掌握分析的要领和方法。也就是说可以教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诗人采取互相映衬、递相咏叹的艺术手法,塑造出情感互相交融的两个主人公形象,成功地抒发了诗人悲伤抑郁的情怀。诗中对琵琶女精妙的弹奏技艺的描绘,以及环境气氛的出色渲染,由此而产生的感人艺术效果,也使诗人的咏叹更令人信服,也更容易被读者所接受。值得一提的是,白居易的《琵琶行》并不是当时唯一的一首关于琵琶艺人的诗,他的诗友元稹也写了首《琵琶歌》,李绅写了首《悲善才》,或是叙述琵琶艺人悲惨的生活遭遇,或是描绘其精湛的弹奏技艺,但其影响都远非白诗可比。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把这三首诗加以比较,让学生找出其共同之处,再比较它们的不同之处,然后分析白诗能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所在,这对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养成他们的自学习惯,锻炼他们的分析比较能力,无疑是有所帮助的。美国哈佛大学的菲力斯。威卫尔在谈到阅读理解的本质时曾说过一段颇有见地的话,他认为:“阅读理解不是单一的技巧或能力,它是各种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一系列技巧综合的结果”(《阅读训练和研究》华盛顿教育和福利卫生部教育学院1978年版)。通过教材与有关作品的比较,对搞清阅读过程中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也是一种友谊的尝试。香港的“中国语文”课也很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其《中国语文科暂定课程纲要》规定:要“训练学生把较抽象的思想和较复杂的事理用较精确扼要的语言表达出来”。我认为进行同类作品比较,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让他们学会对具体作品进行抽象归纳以至重新条理化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和高适的《别董大》这两首同时代的送别诗,它们一抑一扬;一直率粗犷,一深婉含蓄;一热烈奔放,一黯然神伤。虽然风格相反,情调异趣,但都达到了完美的艺术境界,成为绝句艺术中的珍品。为什么同一题材可以用两种截然相反的风格来表现,又都能获得巨大的艺术成就?要分析这过问题,就必须把这两首诗抽象化,通过分析比较,从中找出共同的规律来。例如:这两首诗都善于描摹环境、渲染气氛、以景衬情;都善于跳跃式选取典型镜头和使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来直抒其情。这种抽象、分析、归纳以至重新条理化的思维训练,无疑可以帮助发展学生的智力。

  第四、有利于统一语文教学的“序”在阅读教学中掌握写作技巧,进行写的理论指导

  关于语文教学的“序”,一些有志于语文教改的同志作过许多有益的尝试:有的主张“分类集中分阶段进行语言训练”;有的主张“以文章体裁及其表现方法组织单元,编写教材”;有的主张“以作文教学为中心,力求把阅读课变成习作指导课”。这些主张,都在力求探索语文教学规律,使语文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如何把这两种能力结合起来训练,这就是我们努力要寻求的“序”。我认为,通过比较研也可以使“序”的探求获得一个新的途径。为了证明这点,我们首先来看看日本高中国语科关于杜甫《登岳阳楼》一诗的教学设计:

  (1)理解五言律诗形式上的特点;

  (2)理解和玩味诗的表现手法的特点;

  (3)掌握诗的主题,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4)理解杜甫诗的特色;

  本课的学习活动:(1)-(8)略

  (9)试提出以下问题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甲、提出“吴楚”这样现实并不存在的国名,是依据怎样的写作意图?

  乙、“乾坤日夜浮”具体地说是描写怎样的情景?

  丙、“亲朋无一字”所叙述的是怎样的状况?

  丁、“关山北”就作者来说是怎样的场所?

  戊、“凭轩”所描写的是作者怎样的状态?

  (10)互相讨论:作者在本篇寄托怎样的意愿?

  考查:

  (1) 检查学生对格律诗的形式是否已充分理解;

  (2) 学生对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诗的主题已准确掌握;

  (3) 要学生提交感想文以确定其欣赏能力深浅。

  (岩手大学•远滕哲夫“登岳阳楼”教学设计)

  这个教学设计,主要是采用启发讨论的方法来加深学生对杜甫诗意的理解,采用写感想文的方式把阅读欣赏与培养写作能力结合起来,这大概就是本课教学设计者心目中的“序”。我认为,如果把杜甫的《登岳阳楼》与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加以比较,上述目的也许可以更好的达到。李白在登楼诗中心旷神怡,感到雁引愁去,山衔月来,于是下榻传杯,乘风醉舞,飘然欲仙;杜甫在诗中却是瞩目洞庭,感到乾坤茫茫,老病孤舟,进而想到戎马关山,家国多难,禁不住涕泪交流,黯然神伤。这样通过比较,对诗中流露的思想感情,对杜甫独特的个性就会有较深的理解。另外,杜甫在诗中所采取的联想、反衬手法,情景交融的布局,也更好地表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突出了诗人强烈的现实精神。同样地,李白在诗中所采取的夸张、拟人等手法,对偶、排比等句式,也更好地表现出诗人那种潇洒豪放的浪漫气质。这样通过比较使我们在阅读教学就能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同时也进行了写作方面的理论指导。由此看来,比较教学和研究对加深教材理解,对扩大学生的视野,对 发展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能力,对 统一语文教学的“序”,对 在阅读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都是不无帮助的。

  二、比较研究的范围和方法

  语文教材的比较研究,可以从作品之间、作家之间和文艺领域之间这三个角度来进行。

  (一)从作品角度

  1、同题材但不同风格的作品

  通过比较,借以掌握对同一题材的不同处理方法。如李贺的《老夫采玉歌》与韦应物的《采玉行》,都是反映封建社会采玉工艰苦劳动和悲惨生活,表现诗人对民生的深深关注,但两者在风格上却截然相反:李贺的诗是奇谲诙诡的浪漫风格,诗中充满了浪漫的夸张和神奇的想象,而韦诗却是客观地描绘,如实地叙述,用现实生活的真实图画来控诉当时的社会,打动了古往今来成千上万的读者。

  2、同风格但不同题材的作品

  通过比较,从中探讨创造上的共同规律。如唐代诗人王维的《鸟鸣涧》与英国十九世纪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的《听潭寺》,尽管这两位诗人生于不同的国度,处于不同的时代,两首诗又是不同体制,但在艺术风格上却有许多共同之处:两诗所选取的景物都疏淡而有韵致,所描绘的环境都静谧而显幽冷,所抒发的情怀都闲适而趋超脱。通过这些共同点的比较和分析,我们可以探讨同一气质的作家在创作风格上的共同特征。

  3、同题材但不同主题的作品    

  通过比较,看看材料的处理是如何服从主题需要的。以上引用的《芙蕖》和《爱莲说》、三篇《六国论》、三篇关于雁荡山的散文皆是如此。

  4、同主题但不同的表现手法的作品

  通过比较,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看到题材处理上的千变万化;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从主题的需要出发来确定与之适应的表现手法。如惜别这个主题,高适的《别董大》就不同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柳永的[雨霖铃]亦不同于李白的《送友人》;都是谈学习的重要,荀子的《劝学》也不同于尸子的《劝学》和颜之推的《勉学》。同样地,屈原的《涉江》虽是一篇小型的《离骚》,但在表现手法上又不同于《离骚》;杜甫的“三离三别”虽是一个组诗,是反映安史之乱的一组历史画卷,但表现手法又各自不同。

  (二)从作家的角度

  1、不同时代、不同作家的不同作品有时会表现出相近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如元代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和唐代诗人顾况的《过山农家》、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无论在内容上还是风格上都很相近内中有一定的继承关系。同样地,李白的《行路难》和鲍照的《拟行路难》;全祖望的《梅花岭记》与谢翱的《登西恸哭记》之间也存在类似的联系。

  2、同一作家在不同时期、不同体裁中也会出现不同的风格。李清照在(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表现的是一个充满生活情趣的小闹剧,语言清新又天真风趣,而在(声声慢·行行觅觅)中却又那样哀苦无告、黯然神伤,究其原因作者的经历和生活环境的改变有关。白居易的《卖炭翁》与《琵琶行》也是如此,一个是新乐府,一个是感伤诗;一个写于元和之贬前,一个写于元和之贬时。由于创作时期和处境不同,无论在语言上还是在情调上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别。

  3、同一时代不同作家的同一题材作品也会呈现不同的形式和风格。我们上面列举的三首琵琶曲就是如此。另外,黄宗羲的《柳敬亭传》与吴梅村的《柳敬亭传》、张岱的《柳敬亭说书》也是如此,他们都是明末作家,表现的对象又都是明末说书艺术家柳敬亭,体裁又都是人物传记,但由于作者要表现的主题不同,所以作品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表现角度和艺术风格。

  (三)从文艺领域的角度

  可以在文艺与哲学,诗歌与绘画,文学与音乐之间作一些比较,如王维的《鸟鸣涧》与佛家禅宗思想以及唐代文人画—南宗画派的关系;苏轼的《春江晓景》诗与惠崇《春江晓景图》之间的关系;白居易的《琵琶行》诗与音乐的关系等,都可以列入比较的范围。

  俄罗斯诗人莱蒙托夫说的好:“许多平静的河流都是从喧闹的瀑布开始的”。语文教材的比较研究和教学还刚刚起步,要想成为广大教师普遍接受的一种研究课题和教学方式开头也应该有一场“喧闹”,即要宣传,要推广,要解释,要让广大教师了解,接受乃乐于进行这种教学方式。当然,“喧闹”之后更要扎扎实实从事这方面的实验和研究。我想,这是当前语文教材阅读和教学研究中一项重要任务。

推荐文章

读书·书单:《天地人丛书(全8册) 》作者:周敦颐等

基本信息书名:天地人丛书(全8册)作者:周敦颐等标签:...

初中地理知识点:海底地形特点

海底地形是全球地质演化的结果,在内外营力的作用下经历漫...

评论区(暂无评论)

我要评论

昵称
邮箱
网址
0/200
没有评论
可按 ESC 键退出搜索

0 篇文章已搜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