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例

古文:惊蛰二月节指甲春分二月中指卯
现代文:惊蛰二月节指甲春分二月中指卯

古文:清明三月节指乙谷雨三月中指辰
现代文:清明三月节指乙谷雨三月中指辰

古文:立夏四月节指巽小满四月中指巳
现代文:立夏四月节指巽小满四月中指巳

古文:芒种五月节指丙夏至五月中指午
现代文:芒种五月节指丙夏至五月中指午

古文:小暑六月节指丁大暑六月中指未
现代文:小暑六月节指丁大暑六月中指未

古文:立秋七月节指坤处暑七月中指申
现代文:立秋七月节指坤处暑七月中指申

古文:白露八月节指庚秋分八月中指酉
现代文:白露八月节指庚秋分八月中指酉

古文:寒露九月节指辛霜降九月中指戌
现代文:寒露九月节指辛霜降九月中指戌

古文:立冬十月节指乾小雪十月中指亥
现代文:立冬十月节指乾小雪十月中指亥

古文:大雪十一月节指壬冬至十一月中指子
现代文:大雪十一月节指壬冬至十一月中指子

古文:小寒十二月节指癸大寒十二月中指丑
现代文:小寒十二月节指癸大寒十二月中指丑

古文:阴阳大论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冷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
现代文:《阴阳大论》说:春天气候温暖,夏天气候炎热,秋天气候凉爽,冬天气候严寒,这是四季正常气候的变化规律。

古文: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
现代文:冬季严寒,自然界各种生物深深地潜藏、伏匿,懂得养生的人能顺应自然之性而防护固密,所以不能被寒邪所伤。

古文: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
现代文:如果不慎感受了寒邪,这就叫伤寒。

古文: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
现代文:四时之气皆能伤人而致病。

古文: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
现代文:但伤寒这种邪气,是最为凛冽、肃杀的邪气,所以为害最烈。

古文: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
现代文:感邪后立即发病的,名叫伤寒。感邪后不立即发病,寒毒邪气藏于肌肤之内,到了春季发病的,就成为温病;到夏季发病的,就成为暑病。

古文: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
现代文:所谓暑病,是热甚而重于温病的病症。

古文: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
现代文:所以辛苦劳累的人,春夏季之所以多患温热病,并不是感受了时行之气,而是由于冬季触犯了寒邪,寒邪伏藏所致。

古文: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复大寒;夏时应大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
现代文:所谓时行之气,是指时令的反常气候,如春季天气应该温暖却反而很冷,夏季天气应该炎热却反而很凉爽,秋季天气应该凉爽却反而酷热,冬季天气应该寒冷却反而温暖异常。

古文: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
现代文:人们如果感受了时行邪气,不论男女老幼,就会患相似的病症,这就是时行病。

古文:夫欲候知四时正气为病,及时行疫气之法,皆当按斗历占之。
现代文:如果要想知道四时正常气候致病及四时不正常的疫疬之气致病的规律,可以按历法来推算。

古文:九月霜降节后,宜渐寒,向冬大寒,至正月雨水节后,宜解也。
现代文:一般来说,农历九月霜降节以后,气候应当逐渐变冷。渐至冬季严寒,一直到正月雨水节前后,寒冷才渐渐解除。

古文:所以谓之雨水者,以冰雪解而为雨水故也。
现代文:之所以叫 雨水节 ,是因为冰雪融化而变为雨水的缘故。

古文:至惊蛰二月节后,气渐和暖,向夏大热,至秋便凉。
现代文:到了二月惊蛰节前后,气候渐渐温暖,渐至夏季炎热,到了秋季气候又变凉爽。

古文: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也。
现代文:从霜降节以后到春分节以前,凡是触犯霜雪雾露,感受寒邪后,立即就病的,叫做伤寒。

古文:九月十月,寒气尚微,为病则轻;十一月十二月,寒冽已严,为病则重;正月二月,寒渐将解,为病亦轻。
现代文:九月十月间寒气还较轻,致病也较轻微;十一月十二月间严寒凛冽,致病就重;正月二月间寒冷渐渐消退,致病也较轻。

古文:此以冬时不调,适有伤寒之人,即为病也。
现代文:这些都是冬季调摄不当,恰好感受寒邪,立即就病的病症。

古文:其冬有非节之暖者,名曰冬温。
现代文:如果冬季有反常的温暖,触犯而致病的,就叫冬温。

古文:冬温之毒,与伤寒大异,冬温复有先后,更相重沓,亦有轻重,为治不同,证如后章。
现代文:冬温毒邪与伤寒根本不同。冬温的发病有先有后,或交相重叠,病情有轻有重,其治法也就不同,它的症候表现如后章所述。

古文: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冬时伏寒,变为温病。
现代文:在立春节以后。如果没有突然出现严寒天气而又没有结冰下雪,却发生了高热的疾病,这是春天的阳气升发,引动了冬季伏藏的寒邪,变成了温病。

古文: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
现代文:从春分节以后到秋分以前,气候突然变冷,因而致病的,都是时行寒疫。

古文: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时阳气尚弱,为寒所折,病热犹轻;五月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七月八月,阳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微。
现代文:三月四月间,有时天气骤然寒冷,此时人体阳气还较弱,若被寒邪所伤,患热病尚较轻。五月六月人体阳气已经旺盛,一旦感受了寒邪,产生的热病就重。七月八月人体的阳气已经减弱,此时感受寒邪,产生的热病也轻。

古文:其病与温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
现代文:这种疾病与温病、暑病相似,但治疗却有区别。

古文:十五日得一气,于四时之中,一时有六气,四六名为二十四气也。
现代文:在一年四季中,每十五天为一节气,每一季度有六个节气,一年共有二十四个节气。

古文:然气候亦有应至而不至,或有未应至而至者,或有至而太过者,皆成病气也。
现代文:一般说来,气候应与节气相应。但是气候的变化异常复杂,有时节气已到,而此时的气候却没有到;有时节气未到,而此时的气候却提前到来;有时气候虽应时而至,但表现太过,这些都能成为致病的邪气。

古文:但天地动静,阴阳鼓击者,各正一气耳。
现代文:然而,天地之间,阴阳之气相互鼓动推进,各自禀受一气。

古文:是以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
现代文:所以气候会由春天的温暖,变为夏天的炎热;由秋天的凉爽,变为冬季的严寒。

古文:是故冬至之后,一阳爻升,一阴爻降也。
现代文:冬至以后,阴气最盛,阴极则阳生,所以阳气开始上升,阴气开始下降。

古文:夏至之后,一阳气下,一阴气上也。
现代文:夏至以后,阳气最盛,阳极则阴生,所以阳气开始下降,阴气开始上升。

古文:斯则冬夏二至,阴阳合也;春秋二分,阴阳离也。
现代文:这样,到了冬至夏至,是阴阳二气相合之时;春分秋分,是阴阳二气相离之期。

古文:阴阳交易,人变病焉。
现代文:当阴阳转换之时,人如果不能适应就会生病。

古文:此君子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顺天地之刚柔也。
现代文:所以,懂养生的人在春夏季养阳、秋冬季养阴,以与自然界的变化相适应。

古文:小人触冒,必婴暴疹。
现代文:不懂养生的人,就不能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触冒四时邪气,就会患急性热病。

古文:须知毒烈之气,留在何经,而发何病,详而取之。
现代文:若要知道这些毒烈的邪气侵害哪一经,产生什么病,就必须详细诊察,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古文:是以春伤于风,夏必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病疟;秋伤于湿,冬必咳嗽;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现代文:所以,春季感受风邪,夏天就发生泄泻;夏天感受暑邪,秋冬就会发疟疾;秋天感受湿邪,冬天就会发咳嗽;冬天受寒,春天就会产生温病。

古文:此必然之道,可不审明之。
现代文:这是正常的规律,医者务须深究明白。

古文:伤寒之病,逐日浅深,以施方治。
现代文:伤寒这种病,是逐渐由浅向深发展的,所以应当根据病情的发展来施治处方。

古文:今世人伤寒,或始不早治,或治不对病,或日数久淹,困乃告医。医人又不依次第而治之,则不中病。
现代文:现今社会上的人患伤寒病,初起时不及时治疗,或者治疗不对证,或者拖延日久,直到病情危重了才去就医,医生又不按规律和次序施治,当然就没有效果。

古文:皆宜临时消息制方,无不效也。
现代文:如果医生能够根据病情变化,随证处方施治,就没有不收到效果的。

古文:今搜采仲景旧论,录其证候诊脉声色,对病真方,有神验者,拟防世急也。
现代文:现在我搜集整理张仲景原着,记录其症候和诊察疾病的方法,以及有良效的方剂,以备社会急需。

古文:又土地温凉,高下不同;物性刚柔,餐居亦异。
现代文:此外,地域有温凉高低不同,物体属性有刚有柔的差异,人们的饮食起居也不相同,病症与治法也应有别。

古文:是黄帝兴四方之问,岐伯举四治之能,以训后贤,开其未悟者。临病之工,宜须两审也。
现代文:所以黄帝提出四方居民治法不同的问题,岐伯则列举了砭石、毒药、微针、灸火芮等四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及其作用,以教诲后代有知识的人,启发不知道变通的人,诊病的医生,必须一一明察。

古文:凡伤于寒,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
现代文:大凡感受寒邪,则会形成发热的疾病。发热虽然很甚,也不会导致死亡。

古文:若两感于寒而病者,必死。
现代文:但是如果是相表里的两经同时感受寒邪而发病,就容易死亡。

古文: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
现代文:消泺:消,散也。泺,热灼津液之谓,又有邪气留滞难除之意。

古文: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
现代文:针此穴可解除上述疾患,故名之。有疏经活络,清三焦热之功。

古文:尺寸俱长者,阳明受病也,当二三日发。
现代文:尺部寸部脉象都长的,是阳明受邪患病,大多在二三天发病。

古文:以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
现代文:因为阳明经脉起于鼻旁,行于目下,所以有身体发热、目痛、鼻干燥、不能安卧等症状。

古文:尺寸俱弦者,少阳受病也,当三四日发。
现代文:尺部寸部脉象都弦的,是少阳受邪患病,大多在三四天发病。

古文:以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
现代文:因为少阳经脉循行胸胁、出入耳中,所以有胸胁疼痛而又耳聋的症状。

古文:此三经皆受病,未入于府者,可汗而已。
现代文:太阳、阳明、少阳这三经患病,为病在经脉,邪气尚未传入腑,可以用发汗法治愈。

古文:尺寸俱沉细者,太阴受病也,当四五日发。
现代文:尺部寸部脉象都沉细的,是太阴受邪生病,大多在四五天发病。

古文:以其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
现代文:因为太阴经脉络于胃,循行咽部,所以有腹部胀满,咽喉干燥的症状。

古文:尺寸俱沉者,少阴受病也,当五六日发。
现代文:尺部寸部脉象都沉的,是少阴受邪生病,大多在五六天发病。

古文:以其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
现代文:因为少阴经脉穿过肾、络于胸膈,连系舌根,所以少阴病见舌燥、口渴。

古文:尺寸俱微缓者,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
现代文:尺部寸部脉象都微缓的,是厥阴受邪生病,大多在六七天发病。

古文:以其脉循阴器、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
现代文:因为厥阴的经脉环绕阴器,入属于肝,所以有烦闷、阴囊缩入的症状。

古文:此三经皆受病,己入于府,可下而已。
现代文:太阴、少阴、厥阴这三经患病,邪气已经传入胃腑,可用泄下法治愈。

古文:若两感于寒者,一日太阳受之,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烦满而渴;二日阳明受之,即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语;三日少阳受之,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者,六日死。
现代文:至于说到两感病,是指互为表里的阴阳两经同时感受寒邪而发病。例如,第一天太阳受邪,就与少阴同时发病,出现头痛、口干、心烦、腹部胀满而渴等病;第二天阳明受邪,就与太阴同时发病,出现腹部胀满、身体发热、不想进食,谵语等症;第三天少阳受邪,就与厥阴同时发病,出现耳聋、阴囊缩入、四肢冰冷、汤水喝不进、不省人事等症,大约六天就会死亡。

古文:若三阴三阳、五藏六府皆受病,则荣卫不行,府藏不通,则死矣。
现代文:如果三阴三阳、五脏六腑都受邪患病,导致营卫之气不流行,脏腑不通,则必死无疑。

古文:其不两感于寒,更不传经,不加异气者,至七日太阳病衰,头痛少愈也;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歇也;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也;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舌干,已而嚏也;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人精神爽慧也。
现代文:如果病人不是两感病,又没有发生传经,并且未再感受新的致病邪气的,到第七天,太阳病就会衰退,头痛就会好转;第八天,阳明病衰退,发热就会稍退;第九天,少阳病衰退,耳聋渐渐恢复,就能听得见声音;第十天,太阴病衰退,腹部胀满减轻,恢复到正常,并想吃东西;十一天少阴病衰退,口渴就会停止,舌干消失,并且打喷嚏;十二天厥阴病衰退,缩入的阴囊就会松弛复原,少腹拘急缓解,邪气均去,病人精神爽慧。

古文:若过十三日以上不间,尺寸陷者,大危。
现代文:如果经过了十三天病情仍继续发展,寸关尺三部脉均沉伏不显的,则预后险恶。

古文:若更感异气,变为他病者,当依旧坏证病而治之。
现代文:如果又感受其它邪气,变成其它疾病的,应当依据后述坏病症进行施治。

古文:若脉阴阳俱盛,重感于寒者,变成温疟。
现代文:如果尺寸脉都紧而有力,又感受寒邪的,就会转变成温疟。

古文:阳脉浮滑,阴脉濡弱者,更遇于风,变为风温。
现代文:如果寸脉浮滑、尺脉濡弱,感受风邪的,就会转变成风温。

古文:阳脉洪数,阴脉实大者,遇温热,变为温毒。
现代文:如果寸脉洪数、尺脉实大,再感受温热,就会转变成温毒。

古文:温毒为病最重也。
现代文:温毒是最严重的一种病。

古文:阳脉濡弱,阴脉弦紧者,更遇温气,变为温疫。
现代文:如果寸脉濡弱、尺脉弦紧的,又感受温邪,就会转变成温疫。

古文:以此冬伤于寒,发为温病,脉之变证,方治如说。
现代文:这些都是冬季感受寒邪,而变成温病的疾病。总之,必须详加诊察所变之证,因证立法处方,随证施治。

古文:凡人有疾,不时即治,隐忍冀差,以成痼疾。
现代文:大凡人们有了疾病,往往不及时就医,却隐瞒忍耐,希望能够侥幸痊愈,结果成了顽固难治的疾病。

古文:小儿女子,益以滋甚。
现代文:小孩及妇女,尤其如此。

古文:时气不和,便当早言,寻其邪由,及在腠理,以时治之,罕有不愈者。
现代文:因此,一旦感受时令不正之气而身体不适,就应该及早告诉医生,及时找出病因,趁邪尚在肌表、病势尚轻浅时,及时进行治疗,多能治愈。

古文:患人忍之,数日乃说,邪气入藏,则难可制,此为家有患,备虑之要。
现代文:如果患病的人隐瞒忍耐,多天后才找医生,邪气已经深入脏腑,就难于治疗了。这是那些有患病人的人家,应当注意的要点。

古文:凡作汤药,不可避晨夜,觉病须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则易愈矣。
现代文:凡是制作汤药,要不拘时间,不避早晚,发觉病后,不论早晨晚上,马上就煎汤服药治疗,那么疾病就容易痊愈。

古文:若或差迟,病即传变,虽欲除治,必难为力。
现代文:如果稍有迟误,疾病就会传变,虽然想根治,也无能为力了。

古文:服药不如方法,纵意违师,不须治之。
现代文:此外,服药不遵法度,随意违反医嘱,还不如不治疗。

古文:凡伤寒之病,多从风寒得之。
现代文:大凡伤寒病,多为感受风寒所致。

古文:始表中风寒,入里则不消矣。
现代文:风寒开始侵袭肌表,渐至由表入里,病邪入里就不容易解除了。

古文:未有温覆而当不消散者。不在证治,拟欲攻之,犹当先解表,乃可下之。
现代文:因此,凡风寒在表,应及时治疗,施用发汗解表,并注意服药后适当复盖衣被,使周身温暖而得汗,病邪就会消散。如果不遵循表里先后的证治规律,一起病就行攻下,就会引起变证。因此,如果表证尚未解除,还应当先解表,表解后,才能使用攻下的方法。

古文:若表已解,而内不消,非大满,犹生寒热,则病不除。
现代文:如果表证已解而里证未除,一般可用下法。

古文:若表已解,而内不消,大满大实,坚有燥屎,自可除下之。
现代文:但若里实未成,未见大满大实之证,则不可攻下,若过早攻下,则病不能解除,如果表证已解,而里实已甚,肠中燥屎已成,而见大满大实之证,就应攻下燥屎,燥屎得去,则病可愈。

古文:虽四五日,不能为祸也。若不宜下,而便攻之,内虚热入,协热遂利,烦躁诸变,不可胜数,轻者困笃,重者必死矣。
现代文:如果不能攻下,而妄行攻下,致正气损伤,邪热内入,而产生协热下利、烦躁等各种变证的,不可胜数,病变轻的就会加重,重的就会死亡。

古文:夫阳盛阴虚,汗之则死,下之则愈;阳虚阴盛,汗之则愈,下之则死。
现代文:阳热炽盛阴液亏虚的症候,误用发汗法治疗就会导致死亡,用泻下法治疗就会痊愈。寒邪外盛、卫阳被遏的症候,用发汗法治疗就会痊愈,用泻下法治疗就会导致死亡。

古文:夫如是,则神丹安可以误发?
现代文:如果明白这些道理,那么怎么会误用神丹来发汗?

古文:甘遂何可以妄攻?
现代文:又怎么会妄用甘遂来泻下?

古文:虚盛之治,相背千里,吉凶之机,应若影响,岂容易哉!
现代文:治疗得当与否与疾病吉凶的变化,真可以说是如影随形,如响应声。由此可见,治病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啊?

古文:况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死生之要,在乎须臾,视身之尽,不暇计日。
现代文:更何况阳热盛的人服下桂枝汤,就会毙命;阴寒盛的人服下承气汤,就会死亡。死亡与生存的关键,发生在倾刻间,甚至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眼看着病人死亡。

古文:此阴阳虚实之交错,其候至微;发汗吐下之相反,其祸至速,而医术浅狭,懵然不知病源,为治乃误,使病者殒殁,自谓其分,至今冤魂塞于冥路,死尸盈于旷野,仁者鉴此,岂不痛欤!
现代文:这些阴阳虚实、错综复杂的症候,其表现相差极其微小,如果发汗、吐下正好颠倒,那么灾祸马上就会到来。而一些医术浅薄、知识狭窄的医生,看病懵懵懂懂,不知病的根源,一治疗就发生错误,从而导致病人的死亡,还妄称病人该死。至使冤魂堵塞了阴间的道路,死尸堆满了旷野。仁慈的人看到这种情况,怎么能不痛心呢?

古文:凡两感病俱作,治有先后,发表攻里,本自不同,而执迷妄意者,乃云神丹、甘遂,合而饮之,且解其表,又除其里,言巧似是,其理实违。
现代文:凡属两感病表里同病的,治疗应当有先有后。解表与攻里,本来就属两种不同的治法,但固执错误,主观臆断的人,却说什么神丹甘遂混合服用,既解表邪,又除里邪,言语虽巧,道理却根本不通。

古文:夫智者之举错也,常审以慎;愚者之动作也,必果而速。
现代文:聪明人的举止行动,常审查周严、谨慎从事;而愚蠢人的行为举止,往往鲁莽急躁。

古文:安危之变,岂可诡哉!
现代文:医生的行为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安危,怎么可以置病人安危于不顾,而强行狡辩呢?

古文:世上之士,但务彼翕习之荣,而莫见此倾危之败,惟明者,居然能护其本,近取诸身,夫何远之有焉。
现代文:现今社会上有地位的人,只知追求显赫的荣华富贵,却看不到身体有死亡的危险。只有明白事理的人,才懂得爱护自己的生命,而不为名利所动摇。

古文:凡发汗温服汤药,其方虽言日三服,若病剧不解,当促其间,可半日中尽三服。
现代文:凡是温服发汗的汤药,处方后虽然说明一日服三次,但如果病情严重,服一次药后病不能解除的,应当适当缩短服药间隔时间,可以在半天内服完三次。

古文:若与病相阻,即便有所觉,重病者,一日一夜,当日卒时观之,如服一剂,病证犹在,故当复作本汤服之。
现代文:如果药不对证,服药后就会有不适的感觉。病情重的,应该昼夜服药,并严密观察小时,以防病情变化。如果服完一剂药后,病症还在的,应当再煎制汤药服用。

古文:至有不肯汗出,服三剂乃解;若汗不出者,死病也。
现代文:此外,有的病人服药后不易汗出,直至服完三剂药后才汗出病解。

古文:凡得时气病,至五六日,而渴欲饮水,饮不能多,不当与也,何者?
现代文:如果服药后始终不出汗的,属于危险的症候。凡是患时气病,到了五六天,病人口渴想饮水,却又不能多喝的,就不应给病人喝。

古文:以腹中热尚少,不能消之,便更与人作病也。
现代文:为什么呢?因为此时病人里热未甚,饮水后不能消耗掉,就会产生疾病。

古文:至七八日,大渴,欲饮水者,犹当依证与之。
现代文:到了七八天,口渴厉害想要喝水的,应当依病情酌情给与,但不能让病人喝满喝足。

古文:与之常令不足,勿极意也。
现代文:譬如,病人说要饮一斗水,只给予五升。

古文:言能饮一斗,与五升。若饮而腹满,小便不利,若喘若哕。不可与之。忽然大汗出,是为自愈也。
现代文:如果喝水后病人感觉腹部胀满,小便不通畅,或气喘,或呃逆,就不能再给予了,如果喝水后突然大汗出的,这是病要自愈的征兆。

古文:凡得病,反能饮水,此为欲愈之病。
现代文:一般说来,虚寒证口多不渴,如果反而出现口渴能饮水的,这是阳气恢复、阴寒邪去、疾病将愈之兆。

古文:其不晓病者,但闻病饮水自愈,小渴者,乃强与饮之,因成其祸,不可复数。
现代文:如果有不懂医道的人,偶听说患病能喝水,就会痊愈,于是稍见口渴的,就勉强给病人喝水,因而酿成变证,不可胜数。

古文:凡得病厥,脉动数,服汤药更迟;脉浮大减小;初躁后静,此皆愈证也。
现代文:大凡患病,病人脉象动数,服汤药后变成迟脉;或者原来的脉象浮大,现在变成小脉;或者初起神情躁烦不安,后来转为神情安静,这都是疾病将要痊愈的征象。

古文:凡治温病,可刺五十九穴。
现代文:大凡治疗温热病,可以针刺人体的五十九个穴位。

古文:又身之穴,三百六十有五,其三十九穴,灸之有害;七十九穴,刺之为灾,并中髓也。凡脉四损,三日死。
现代文:人体的穴位共有三百六十五个,其中三十个穴位禁用艾灸,如果误灸就会对人造成损害;七十九个穴位禁用针刺,如果针刺就会造成灾祸,这是因为针刺或艾灸这些穴位,都会损伤骨髓。凡出现四损之脉的,三天就会死亡。

古文:平人四息,病人脉一至,名曰四损。脉五损,一日死。
现代文:所谓 四损 ,是指正常人呼吸四次,病人脉搏来一次。如出现五损之脉的,一天就会死亡。

古文:平人五息,病人脉一至,名曰五损。
现代文:所谓 五损 ,是指正常人呼吸五次,病人脉搏来一次。

古文:脉六损,一时死。
现代文:如出现六损之脉的,一个时辰就会死亡。

古文:平人六息,病人脉一至,名曰六损。
现代文:所谓 六损 ,是指正常人呼吸六次,病人脉搏来一次。

古文:脉盛身寒,得之伤寒;脉虚身热,得之伤暑。
现代文:脉象盛大而身体怕冷,是患的伤寒病;脉象虚软而身体发热,是患的中暑病。

古文:脉阴阳俱盛,大汗出,不解者,死。
现代文:脉象尺寸部都盛大,大汗淋漓而病不解的,为正不胜邪之兆,属于死亡的症候。

古文:脉阴阳俱虚,热不止者,死。
现代文:脉尺部寸部都呈虚象,发热不停止的,为正虚邪热亢极,属于危险的症候。

古文:脉至乍疏乍数者,死。
现代文:脉搏跳动忽快忽慢的,是心气将竭、营卫之气断绝之象,病情危重。

古文:脉至如转索者,其日死。
现代文:脉搏跳动坚硬搏指,如扭转的绳索的,是真脏脉现之兆,预后不良。

古文:谵言妄语,身微热,脉浮大,手足温者,生。逆冷,脉沉细者,不过一日,死矣。
现代文:病人神昏谵言妄语,身体轻微发热,脉象浮大,手足温暖的,尚有生机;如果手足厥冷,脉象沉细的,则预后不良。

平脉法

古文: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
现代文:问:人的脉象有寸关尺三部,是阴阳相互依存、维系的反映。

古文:荣卫血气,在人体躬。
现代文:脉的搏动与营卫气血及肺气密切相关。

古文: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
现代文:在人体内,营卫气血随呼吸出入、气息的活动而循环上下、敷布周身,故有脉的跳动。

古文:随时动作,效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
现代文:人与天地相应,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势必产生影响,故脉随四时而有变化,呈现多种多样的形态。例如春天脉象弦,秋天脉象浮,冬天脉象沉,夏天脉象洪。

古文:察色观脉,大小不同,一时之间,变无经常,尺寸参差,或短或长。上下乖错,或存或亡。
现代文:同时,病人的脉象,有大小的区别,即使在一个时间内,也往往变化不定。此外,尺部和寸部脉象可参差不齐,或见短脉,或见长脉;上部和下部的脉象可以不一,有的有脉搏存在,有的脉搏消失。

古文:病辄改易,进退低昂。心迷意惑,动失纪纲。
现代文:并且,人一生病脉搏就会发生变化,或见脉搏跳的快,或见脉搏跳的慢,或见脉浮,或见脉沉。

古文:愿为具陈,令得分明。
现代文:这些都容易使人心迷意惑,动辄就丢掉纲领,请老师详加陈述,以便清楚明白。

古文:师曰:子之所问,道之根源。
现代文:老师答:你所问的,正是医道中的根本问题。

古文:脉有三部,尺寸及关。
现代文:脉有三部,就是寸关尺。

古文:荣卫流行,不失衡铨。
现代文:营卫气血的流行,如尺之量长短,秤之称轻重,准确无误。

古文:肾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经常,不失铢分。
现代文:所以肾脉沉,心脉洪,肺脉浮,肝脉弦,这是各脏正常的本脉,不会有丝毫差错。

古文: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百刻,一周循环。
现代文:随呼吸出入,人体营卫之气流行,按漏刻时间循环周身。漏刻中水下二刻,则循环一周。

古文:当复寸口,虚实见焉。变化相乘,阴阳相干。
现代文:因此,按寸口之脉,就可察人体虚实,观病情的变化,明阴阳的偏盛偏衰。

古文:风则浮虚,寒则牢坚;沉潜水蓄,支饮急弦;动则为痛,数则热烦。
现代文:如果感受风邪,则脉象浮虚,感受寒邪则脉象牢坚,沉伏之脉主水饮停蓄,急弦之脉是支饮为害,动脉主痛,数脉主热甚。

古文:设有不应,知变所缘,三部不同,病各异端。
现代文:假如脉与病症不相对应,必须了解变化的根源。寸关尺三部的脉象不同,疾病也就相异。

古文:太过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见,中必有奸,审察表里,三焦别焉,知其所舍,消息诊看,料度府藏,独见若神。
现代文:脉搏太过是病态,不及也是病态。总之,邪气不是空无所见的,如果穷究其源,必能找到病变根本。因此,必须审查病在表在里,分辨在上焦、中焦、还是下焦,明确邪气所侵犯的部位,诊查推断脏腑的盛衰。

古文:为子条记,传与贤人。
现代文:如果掌握这些,就会有独到、高超的见解。

古文:师曰:呼吸者,脉之头也。
现代文:为此,分条记述如后,以传给有知识的人。老师说:脉随呼吸之气的出入而行。

古文:初持脉,来疾去迟,此出疾入迟,名曰内虚外实也。
现代文:初按脉搏时,其脉来得快,去得快,这是因为呼吸之气呼出的快吸进的慢,叫做内虚外实。

古文:初持脉,来迟去疾,此出迟入疾,名曰内实外虚也。
现代文:初按脉时,其脉来的慢,去的快,这是因为呼吸之气呼出的慢吸进的快,名叫内实外虚。

古文:问曰:上工望而知之,中工问而知之,下工脉而知之,愿闻其说。
现代文:问:高明的医生,通过察颜观色就能知道病情,一般的医生,通过问诊就能知道病情,水平低下的医生通过诊脉才能知道病情,请老师给以指教。

古文:师曰:病家人请云,病人若发热,身体疼,病人自卧。
现代文:老师答:假如病人家属来请医生时说,病人发热厉害,身体疼痛,却能自然安睡。

古文:师到,诊其脉,沉而迟者,知其差也。
现代文:到病家后诊病人的脉为沉而迟,知道疾病将要痊愈。

古文:何以知之?
现代文:根据什么知道的呢?

古文:表有病者,脉当浮大,今脉反沉迟,故知愈也。
现代文:这是因为,患者发热、身体疼痛,是表证之见症,表证脉应浮大,现在脉反见沉迟,为表证而得里脉,由此可知邪气已衰,疾病将要痊愈。

古文:假令病人云,腹内卒痛,病人自坐。师到,脉之,浮而大者,知其差也。
现代文:假如病人诉腹部突然疼痛,却能安然自坐,切其脉为浮大,也可知道疾病将愈。

古文:何以知之?
现代文:根据什么知道的呢?

古文:若里有病者,脉当沉而细,今脉浮大,故知愈也。
现代文:这是因为,患者腹内疼痛,是病在里,里有病脉应当沉而细,现脉浮大,是阴证而见阳脉,为正复邪退之兆,所以知道疾病将愈。

古文:师曰:病家人来请云,病人发热,烦极。
现代文:老师说:病人家属来请医生时说,病人发热很厉害。

古文:明日师到,病人向壁卧,此热已去也。
现代文:第二天医生到了病家,见病人朝墙安然入睡,这是热已经退了。

古文:设令脉不和,处言已愈。
现代文:此时,即使脉象还未趋调和,也可以断言疾病已经痊愈。

古文:设令向壁卧,闻师到,不惊起而盼视,若三言三止,脉之,咽唾者,此诈病也。
现代文:假如病人朝墙而睡,医生来后,并不惊坐而起,却盯着医生,说话吞吐支吾、欲言又止,给他诊查时,却吞咽唾液,这是病人假装生病。

古文:设令脉自和,处言汝病大重,当须服吐下药,针灸数十百处,乃愈。师持脉,病人欠者,无病也。
现代文:假如病人的脉象正常,医生就可故意说这个病很重,应当服涌吐药及泻下药,并须针刺、艾灸数十、数百个穴位,以吓唬病人,这样才能痊愈。

古文:脉之,呻者,病也。
现代文:医生诊脉时,病人打哈欠的,这是没有病。

古文:言迟者,风也。
现代文:医生诊脉时,病人呻吟的,这是有病。

古文:摇头言者,里痛也。行迟者,表强也。坐而伏者,短气也。坐而下一脚者,腰痛也。里实护腹,如怀卵物者,心痛也。
现代文:如果说话迟钝不灵活的,是风病;摇头说话的,是里有疼痛的病症;行动迟缓的,是筋脉强急的病变;俯伏而坐的,是短气;不能正坐的,是腰痛;双手护腹,好象怀抱鸡蛋不肯放手,惧怕人触碰的,这是脘腹疼痛。

古文:师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
现代文:老师说:伏气这种病,必须时时留意观察,注意及时发现病人,以便尽早治疗。

古文:假令旧有伏气,当须脉之。
现代文:假如过去确有邪气内伏,就应该及早诊查。

古文:若脉微弱者,当喉中痛似伤,非喉痹也。
现代文:如果脉象微弱的,就会出现咽喉疼痛剧烈,好像创伤一样,这不是喉痹证。

古文:病人云:实咽中痛,虽尔,今复欲下利。
现代文:病人说:咽喉的确疼痛。虽然如此,现在又想腹泻。

古文:问曰:人病恐怖者,其脉何状?
现代文:问:人在恐惧惊怕的时候,脉的形态怎么样?

古文:师曰:脉形如循丝,累累然,其面白脱色也。
现代文:老师答:脉形好像用手指按丝线,纤细而连贯,同时,病人的面部失色而显苍白。

古文:问曰:人不饮,其脉何类?
现代文:问:人如果不饮水,以致津液亏虚,脉的表现怎么样?

古文:师曰:其脉自涩,唇口干燥也。
现代文:老师答;脉象涩,并见唇、口干燥。

古文:问曰:人愧者,其脉何类?
现代文:问:人羞愧时,脉的表现怎么样?

古文:师曰:脉浮,而面色乍白乍赤。
现代文:老师答:脉象浮,并见面色忽红忽白。

古文:问曰:经说,脉有三菽、六菽重者,何谓也?
现代文:问:《难经》说:脉有三菽重、六菽重的,是怎么回事?

古文:师曰:脉者,人以指按之,如三菽之重者,肺气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气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气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气也;按之至骨者,肾气也。
现代文:老师答:医生用手指按脉,如三粒小豆一样的重量就能切得脉搏的,是肺气之脉;如六粒小豆一样的重量而切得脉搏的,是心气之脉;如九粒小豆一样的重量而切得脉搏的,是脾气之脉;如十二粒小豆的重量而切得脉搏的,是肝气之脉;重按至骨始得脉搏的,是肾气之脉。

古文:假令下利,寸口、关上、尺中,悉不见脉,然尺中时一小见,脉再举头者,肾气也。若见损脉来至,为难治。
现代文:假如病人腹泻,寸关尺均摸不到脉搏,但尺部时而出现脉微微搏动,随呼吸而至的,这是肾气尚未竭绝;如果出现一息而脉二至的损脉,则是难治之证。

古文:问曰:脉有相乘、有纵、有横、有逆、有顺,何也?
现代文:问:脉象有相互乘侮、有纵横、有顺逆,讲的是什么呢?

古文:师曰:水行乘火,金行乘木,名曰纵;火行乘水,木行乘金,名曰横;水行乘金,火行乘木,名曰逆;金行乘水,木行乘火,名曰顺也。问曰:脉有残贼,何谓也?
现代文:老师答:四时各有平脉,五脏之气与之相应,所以有春弦、夏洪、秋浮、冬沉之脉。如果五脏之气相乘相克,则为病脉。其中,如果脏腑之气相乘,克其所胜的,例如夏令脉应洪,反见沉脉,是肾水乘心火;春季脉应弦,反见浮脉的,是肺金乘肝木,这些就叫纵。如果脏腑之气反侮,反乘其不胜的,例如冬季脉应沉,反见洪脉的,是心火反侮肾水;秋令脉当浮,反见弦脉的,是肝木反侮肺金,这些就叫横。如果秋令反见沉脉,是肾水乘肺金;春季反见洪脉,是心火乘肝木,这些是子气克母,名叫逆。

古文:师曰:脉有弦、紧、浮、滑、沉、涩,此六者名曰残贼,能为诸脉作病也。
现代文:如果冬令反见浮脉,是肺金乘肾水;夏令反见弦脉,是肝木乘心火,这些是母气乘子,名叫顺。问:脉象中有邪气伤人的病脉,是怎么回事?老师答:脉象中有弦、紧、浮、滑、沉、涩,这六种脉象就是邪气伤人所致的病脉,是邪气侵害各经脉所致病变的反映。

古文:问曰:脉有灾怪,何谓也?
现代文:问:脉象中有灾怪,是怎么回事?

古文:师曰:假令人病,脉得太阳,与形证相应,因为作汤。比还送汤如食顷,病人乃大吐,若下利,腹中痛。
现代文:老师答:假如有一个病人,既有太阳之脉,又有太阳之证,脉与证相应,于是制作汤药治疗,待到服药后约一顿饭左右的时间,病人突然出现剧烈呕吐,或者严重腹泻,并见腹中疼痛。

古文:师曰:我前来不见此证,今乃变异,是名灾怪。
现代文:而医生就诊时没有这些见症,是现在才发生的意外变化,这就叫灾怪。

古文:又问曰:何缘作此吐利?
现代文:又问: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呕吐、腹泻?

古文:答曰:或有旧时服药,今乃发作,故名灾怪耳。
现代文:老师答:可能是以前服的其它药,现在才发生作用,所以引起了呕吐、腹泻等症,产生了意外变化。

古文:问曰:东方肝脉,其形何似?
现代文:问:东方肝脉,它的表现怎么样?

古文:师曰:肝者木也,名厥阴,其脉微弦濡弱而长,是肝脉也。肝病自得濡弱者,愈也。
现代文:老师答:肝,属木,又叫厥阴,其脉微弦濡弱而长,是肝的平脉,如果肝病而见濡弱之脉,示疾病将愈。

古文:假令得纯弦脉者,死,何以知之?
现代文:假如为单纯弦脉的,预后不良。为什么呢?

古文:以其脉如弦直,是肝藏伤,故知死也。
现代文:因为其脉如弓弦一样直,这是肝脏损伤,所以知道预后不良。

古文:南方心脉,其形何似?
现代文:南方心脉,它的表现怎么样?

古文:师曰:心者火也,名少阴,其脉洪大而长,是心脉也。
现代文:老师答:心属火,又叫少阴,其脉洪大而长,是心的平脉。

古文:心病自得洪大者,愈也。
现代文:心病而见洪大脉,是疾病将愈。

古文:假令脉来微去大,故名反,病在里也。
现代文:假如脉象来时微弱去时大,这是反常的现象,叫做 反 ,主病在里。

古文:脉来头小本大者,故名复,病在表也。
现代文:如果脉来时小而去时大,这叫 覆 ,主病在表。

古文:上微头小者,则汗出;下微本大者,则为关格不通,不得尿。
现代文:如果脉浮取而微来时小的,就会出现汗出。如果脉沉取微而去时大的,则会出现关格不通,没有小便。

古文:头无汗者可治,有汗者死。
现代文:此时,倘若头部无汗的,其病尚可以治疗;倘若有汗的,属于死候。

古文:西方肺脉,其形何似?
现代文:西方肺脉,它的表现怎么样?

古文:师曰:肺者金也,名太阴,其脉毛浮也,肺病自得此脉。
现代文:老师答:肺属金,又叫太阴,其脉如毛之浮,是肺的平脉。

古文:若得缓迟者,皆愈;若得数者,则剧。
现代文:如果肺病而见此脉,或见缓迟的,是疾病将愈。如果出现数脉的,那么疾病就将增剧。

古文:何以知之?
现代文:为什么呢?

古文:数者南方火,火克西方金,法当痈肿,为难治也。
现代文:脉数,主南方火邪盛,火克西方金,就会形成痈肿,是难治之证。

古文:问曰:二月得毛浮脉,何以处言至秋当死。
现代文:问:二月见毛浮脉,根据什么断言到秋天就会死亡?

古文:师曰:二月之时,脉当濡弱,反得毛浮者,故知至秋死。
现代文:老师答:二月期间,脉象应当濡弱,反而出现毛浮,所以知道到冬天会死。

古文:二月肝用事,肝脉属木,应濡弱,反得毛浮者,是肺脉也。肺属金,金来克木,故知至秋死。
现代文:二月是肝气当令的时候,肝属木,脉应濡弱,却反而见毛浮脉,毛浮是肺脉,肺属金,金来克木,所以知道到秋天就会死亡。

古文:他皆仿此。
现代文:其它各季的脉象都可依此类推。

古文:师曰:脉,肥人责浮,瘦人责沉。肥人当沉,今反浮;瘦人当浮,今反沉,故责之。
现代文:老师说:给肥胖人诊脉,如果脉浮,应当寻求致浮的原因;为瘦弱人诊脉,如果脉沉,应当查找致沉的根源。这是因为,肥胖人脉象本应当沉,现反而见浮;瘦弱人脉象本应浮,现反而见沉,都是反常之脉,所以应当查找原因。

古文:师曰: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此皆不治,决死也。
现代文:老师说:寸脉下不及关,是阳绝于上;尺脉上不达关,是阴绝于下,这都是不治之候,必死无疑。

古文:若计其余命死生之期,期以月节克之也。
现代文:如果要预测病人的死期,可以根据月令季节与疾病相克的规律来推算。

古文:师曰:脉病人不病,名曰行尸,以无王气,卒眩仆不识人者,短命则死。
现代文:老师说:脉象有病而外形无病的,叫做行尸,是脏腑生气已竭的表现,如果突然昏眩仆倒不省人事的,就会夭折而死亡。

古文:人病脉不病,名曰内虚,以无谷神,虽困无苦。
现代文:如果外形病而脉象正常的,叫做内虚,这是缺乏水谷之气所致,虽然身体困苦,也无危害。

古文:问曰:翕奄沉,名曰滑,何谓也?
现代文:问:脉来大而盛,又忽然沉下,像转珠一样的,叫做滑脉,这是什么意思?

古文:沉为纯阴,翕为正阳,阴阳和合,故令脉滑。
现代文:老师答:沉脉是少阴纯阴之象,脉大而盛是阳明正阳之象。

古文:关尺自平,阳明脉微沉,食饮自可。
现代文:少阴为先天之本,阳明是后天之本,阳明少阴两相结合,则气血充盈,流行疾急,所以脉滑,而其关尺脉必自然相平。

古文:少阴脉微滑,滑者紧之浮名也,此为阴实,其人必股内汗出,阴下湿也。
现代文:如果关脉不平而微沉的,是阳明里实未甚,则饮食尚可;如果尺脉不平而微浮紧的,这是少阴阴盛,病人一定会出现两大腿内侧出汗、阴部潮湿的症状。

古文:问曰:曾为人所难,紧脉从何而来?
现代文:问:我曾被人问难,紧脉是怎样产生的?

古文:师曰:假令亡汗、若吐,以肺里寒,故令脉紧也。假令咳者,坐饮冷水,故令脉紧也。假令下利,以胃中虚冷,故令脉紧也。
现代文:老师答:假如发汗太过,或者催吐,导致肺脏虚寒,可致紧脉;假如咳嗽的病人,因喝冷水,致寒饮内停,也能产生紧脉;如果患虚寒腹泻,因胃中虚寒,同样可致紧脉。

古文:寸口卫气盛,名曰高;荣气盛,名曰章;高章相搏,名曰纲。
现代文:寸口卫气过盛的,叫高;营气过盛的,叫章;营卫之气均盛的,名叫纲。

古文:卫气弱,名曰惵;荣气弱,名曰卑;惵卑相搏,名曰损。
现代文:卫气弱的叫惵;营气弱的叫卑;营卫之气均弱的,名叫损。

古文:卫气和,名曰缓;荣气和,名曰迟;迟缓相搏,名曰沉。
现代文:卫气调和的,名叫缓;营气调和的,名叫迟;营卫之气均调和的,名叫沉。

古文:寸口脉缓而迟,缓则阳气长,其色鲜,其颜光,其声商,毛发长;迟则阴气盛,骨髓生,血满,肌肉紧薄鲜硬。
现代文:寸口脉缓而迟,缓脉是卫气调和之象,卫气充盛于外,所以其人皮肤颜色鲜明,有光泽,声音清晰高亢,毛发生长旺盛;迟脉为营卫调和之象,营血盛于内,所以其人骨髓生长,血脉充盛,肌肉丰腴结实。

古文:阴阳相抱,荣卫俱行,刚柔相搏,名曰强也。
现代文:阴阳相互促进,营卫之气流通,刚柔相济,所以身体强壮无病。

古文:趺阳脉滑而紧,滑者胃气实,紧者脾气强。
现代文:趺阳脉滑而紧,滑主胃有实邪,紧主脾有实邪。

古文:持实击强,痛还自伤,以手把刃,坐作疮也。
现代文:脾胃之邪相互搏击,各持其强,自相伤害,这就好象用手握住刀口,因而产生创伤。

古文:寸口脉浮而大,浮为虚,大为实。
现代文:寸口脉浮而大,浮主正气虚,大主邪气实。

古文: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
现代文:浮大脉见于尺部的,是正虚于下,邪气关闭下焦,而致小便不通,这就叫 关 ;浮大脉见于寸部的,是正虚于上,邪气格拒上焦,所以吐逆,这就叫 格 。

古文:趺阳脉伏而涩,伏则吐逆,水谷不化,涩则食不得入,名曰关格。
现代文:趺阳脉伏而涩,伏为中焦壅塞,水谷不化,所以吐逆;涩为脏气内结,脾虚不运,所以饮食不能入口,这也叫关格。

古文:脉浮而大,浮为风虚,大为气强,风气相搏,必成隐疹,身体为痒。痒者名泄风,久久为痂癞。
现代文:脉象浮而大,浮是感受风邪,大是邪气盛。风邪与正气相互搏结,轻的邪犯肌表而出现皮肤出疹,身体搔痒、名叫泄风;重的风邪久羁不去,皮肤溃烂结痂,而形成痂癞。

古文:寸口脉弱而迟,弱者卫气微,迟者荣中寒。
现代文:寸口脉弱而迟,弱是卫气虚弱,迟是营中有寒。

古文:荣为血,血寒则发热;卫为气,气微者心内饥,饥而虚满不能食也。
现代文:营是血,血中受寒就发热;卫是气,气不足就会出现胃脘痞满,虽感觉饥饿却不能饮食。

古文:肤阳脉大而紧者,当即下利,为难治。
现代文:趺阳脉大而紧,脉大为虚,紧为寒盛,正虚而阴寒邪甚,应当见腹泻等症,治疗较为困难。

古文:寸口脉弱而缓,弱者阳气不足,缓者胃气有余。噫而吞酸,食卒不下,气填于膈上也。
现代文:寸口脉弱而缓,弱主阳气不足,运化不及;缓主胃中谷气有余,饮食停滞,所以出现嗳气、吞酸、饮食不下、胸脘满闷的症状。

古文:趺阳脉紧而浮,浮为气,紧为寒。浮为腹满,紧为绞痛。
现代文:趺阳脉浮而紧,浮为气虚,紧为寒甚,气虚则腹部胀满,寒甚则腹中绞痛。

古文:浮紧相搏,肠鸣而转,转即气动,隔气乃下。
现代文:气虚寒甚相合,就会出现肠鸣,腹中气机转动,气机一转动则胸膈壅滞之气得以下行。

古文:少阴脉不出,其阴肿大而虚也。
现代文:如果少阴脉不现的,是虚寒之气结于下焦,可致外阴部肿大而疼痛。

古文: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不行,涩者荣气不逮。
现代文:寸口脉微而涩,微是卫气虚运行不力,涩是营阴不足。

古文:荣卫不能相将,三焦无所仰,身体痹不仁。
现代文:卫虚而营不足,营卫不能相互协调,三焦失去依靠,就会导致身体麻痹不仁。

古文:荣气不足,则烦疼,口难言;卫气虚,则恶寒数欠。
现代文:营气不足,筋脉失养,则身体疼痛剧烈、口难说话;卫气虚弱,不能卫外,则怕冷、呵欠连连。

古文:三焦不归其部,上焦不归者,噫而酢吞;中焦不归者,不能消谷引食;下焦不归者,则遗溲。
现代文:营卫俱虚,三焦失养,不能各司其职,上焦失职,则嗳气吞酸;中焦失职,则不能消化饮食;下焦失职,则大小便失禁。

古文:趺阳脉沉而数,沉为实,数消谷。
现代文:趺阳脉沉而数,沉主邪实于里,数主热,热能消化水谷,治疗较易。

古文:紧者,病难治。
现代文:如果脉不沉数而沉紧,为里寒甚,属难治之候。

古文: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衰,涩者荣气不足。
现代文:寸口脉微而涩,微主卫气虚,涩主营气不足。

古文:卫气衰,面色黄;荣气不足,面色青。
现代文:卫气虚弱,则面色萎黄;营气不足,则面色发青。

古文:荣为根,卫为叶。荣卫俱微,则根叶枯槁,而寒栗咳逆,唾腥吐涎沫也。
现代文:营好比树根,卫好比枝叶,营卫俱虚,则根本枝叶皆枯萎,所以出现畏寒战栗、咳嗽气逆、唾吐腥臭脓血及涎沫。

古文:趺阳脉浮而芤,浮者卫气衰,芤者荣气伤,其身体瘦,肌肉甲错,浮芤相搏,宗气衰微,四属断绝。
现代文:趺阳脉浮而芤,浮主卫气虚,芤主营气伤,营卫之气衰微,不能充养形体,所以身体消瘦、皮肤粗糙,甚至皮肤干燥成鳞甲之状。

古文:寸口脉微而缓,微者卫气疏,疏则其肤空;缓者胃气实,实则谷消而水化也。
现代文:寸口脉微而缓,微为卫气不足,不能固外,则肌腠空虚;缓是胃气有余,胃气充盛则能消化饮食、吸取水分。

古文:谷入于胃,脉道乃行,而入于经,其血乃成。
现代文:饮食入胃,才能生成营卫,运行于脉道;水分经胃的吸收,输送于经脉,才有血液的生成。

古文:荣盛,则其肤必疏,三焦绝经,名曰血崩。
现代文:营气虽盛而卫气弱,外则不能固护肌表,内则不能固其血,就会产生血崩之证。

古文:肤阳脉微而紧,紧则为寒,微则为虚,微紧相搏,则为短气。
现代文:趺阳脉微而紧,紧为里寒,微为气虚。微紧相合,为脾胃虚寒、中气不足,所以产生短气。

古文:少阴脉弱而涩,弱者微烦,涩者厥逆。
现代文:少阴脉弱而涩,弱为阴虚,阴虚心火上炎,则微见心烦;涩为血少,阴血虚少,血行不畅,不能温暖四肢,则为四肢厥冷。

古文:趺阳脉不出,脾不上下,身冷肤硬。
现代文:趺阳脉隐伏不显,主脾阳衰微。脾虚不能运化,水谷精微不能营养周身上下,所以身体冷而皮肤硬。

古文:少阴脉不至,肾气微,少精血,奔气促迫,上入胸隔,宗气反聚,血结心下,阳气退下,热归阴股,与阴相动,令身不仁,此为尸厥。
现代文:少阴脉象不现,是肾气衰竭、精血不足。

古文:当刺期门、巨阙。寸口脉微,尺脉紧,其人虚损多汗,知阴常在,绝不见阳也。
现代文:肾阴虚竭,不能潜阳,阳气上奔,迫促胸膈,宗气反而被阻,聚而不行,致血结心下。

古文:寸口诸微亡阳,诸濡亡血,诸弱发热,诸紧为寒。诸乘寒者,则为厥,郁冒不仁,以胃无谷气,脾涩不通,口急不能言,战而栗也。
现代文:阳气若退于下,阳气下行,则阴部及两大腿内侧发热;阳与阴相争,阴阳之气两相郁遏,营卫俱不通行,所以出现身体厥冷不仁,失去感觉,状若死人,这就叫尸厥,应当针刺期门,巨阙穴。

古文:问曰:濡弱何以反适十一头?
现代文:寸部脉微,尺部脉紧,微为阳气衰微,紧是阴寒内盛。

古文:师曰:五藏六府相乘故令十一。
现代文:阴邪常盛而阳衰,所以病人虚弱多汗。一般说来,寸口脉微主阳虚,濡主血少,弱主阴虚发热,紧主寒。

古文:问曰:何以知乘府,何以知乘藏?
现代文:问:根据什么知道病入于腑?根据什么知道病入于脏?

古文:师曰:诸阳浮数为乘府,诸阴迟涩为乘藏也。
现代文:老师答;凡见阳脉如浮或数的,是病入于腑;凡见阴脉如迟或涩的,是病入于脏。

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

古文: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微反在上,涩反在下。
现代文:关脉濡而弱,寸脉反见微,尺脉反见涩。微主阳气不足,涩主阴血亏虚。

古文:微则阳气不足,涩则无血。
现代文:阳气不足,就容易出现中风多汗,烦躁;阴血不足,就会出现形寒怕冷、四肢厥冷。

古文:阳气反微,中风、汗出而反躁烦;涩则无血,厥而且寒。
现代文:阳虚不能用攻下法,误用攻下,就会导致心下痞结胀硬的变证。

古文:阳微不可下,下之则心下痞硬。
现代文:脐右有气筑筑然跳动,是肝气虚,不能用攻下法。

古文:动气在右,不可下,下之则津液内竭,咽燥、鼻干、头眩、心悸也。
现代文:如果误用攻下,就会导致津液内竭,出现咽喉与鼻中干燥、头目昏眩、心慌等证。

古文:动气在左,不可下。
现代文:脐左有气筑筑然跳动,是肝气虚,不能攻下。

古文:下之则腹内拘急,食不下,动气更剧。虽有身热,卧则欲蜷。
现代文:误用攻下,就会形成腹中拘挛疼痛,饮食不进,气筑筑然跳动更加厉害,虽然身上发热,却要蜷曲而卧。

古文:动气在上,不可下。
现代文:脐上有气筑筑然跳动,是心气虚,不能攻下。

古文:下之则掌握热烦,身上浮冷,热汗自泄,欲得水自灌。
现代文:误用攻下,致阴虚内热,就会出现掌心发热、身上体表觉冷,却又发热汗出,想用冷水浇洗。

古文:动气在下,不可下。
现代文:脐下有气筑筑然跳动,是肾气虚,不能用攻下法。

古文:下之则腹胀满,卒起头眩,食则下清谷,心下痞也。
现代文:误用攻下就会导致肾阳更虚,阴寒更甚,出现腰部胀满、骤然站起即感头晕、饮食不消化、泻下尽是不消化的食物、心下痞塞等证。

古文:咽中闭寒,不可下。
现代文:咽喉闭塞的病症,不能用攻下法。

古文:下之则上轻下重,水浆不下,卧则欲蜷,身急痛,下利日数十行。
现代文:如果误用攻下,就会导致汤水喝不进,蜷曲而卧,身体拘急疼痛,腹泻一天数十次。

古文:诸外实者,不可下。
现代文:凡是表有实邪的,不能攻下。

古文:下之则发微热,亡脉厥者,当脐握热。
现代文:如果误用攻下就会引起身发微热、脉搏摸不到、四肢厥冷、齐腹中部发热等变证。

古文:诸虚者,不可下。
现代文:凡是虚证,不能用攻下法。

古文:下之则大渴,求水者易愈,恶水者剧。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弦反在上,微反在下。弦为阳运,微为阴寒。上实下虚,意欲得温。
现代文:如果误用攻下,就会导致口渴很甚。如果渴而想喝水的,为阳气未竭,其预后较好,容易治愈;如果渴又不愿喝水的,为阳气已竭,其病情严重。关部脉濡而弱,寸部脉反弦,尺部脉反微。弦是阳气扰动在上,微是阴寒盛于下,上虽实而下焦虚寒,所以病人喜欢温暖。

古文:微弦为虚,虚者不可下也。
现代文:由于正气本虚,所以不能攻下。

古文:微则为咳,咳则吐涎,下之则咳止,而利因不休,利不休,则胸中如虫啮,粥入则出,小便不利,两胁拘急,喘息为难,颈背相引,臂则不仁,极寒反汗出,身冷若冰,眼睛不慧,语言不休,而谷气多入,此为除中,口虽欲言,舌不得前。
现代文:脉微而咳嗽、吐痰,是阳气虚弱、水寒犯肺所致,不能攻下。如果误用攻下,咳嗽虽止,却引起腹泻不止,胸中疼痛而烦扰不安,有如虫咬,食粥就立即吐出,小便不通畅,两胁拘急疼痛,气喘呼吸困难,颈部及背部拘急牵引不舒,臂部麻木,失去知觉。如果虚寒甚极,则反见汗出,身冷如冰,眼睛看不清物体,言语喋喋不休,食欲旺盛,进食很多,这就是除中,此时病人虽然想说话,却舌体缩短、强硬,不能运转。

古文:浮为阳虚,数为无血,浮为虚,数为热。
现代文:关脉濡弱,寸脉浮,尺脉数。浮为阳虚,数是阴血少。

古文:浮为虚,自汗出而恶寒;数为痛,振寒而栗。
现代文:阳气虚弱不能固外,所以自汗出而怕冷;阴血少,不能濡润温养,所以身体疼痛、振战寒栗。

古文:微弱在关,胸下为急,喘汗而不得呼吸,呼吸之中,痛在于胁,振寒相搏,形如疟状,医反下之,故令脉数、发热、狂走见鬼,心下为痞,小便淋沥,小腹甚硬,小便尿血也。
现代文:如果关脉微弱,为中气虚衰,所以胸中憋闷难受,喘息,出汗,呼吸困难,呼吸牵引胸胁疼痛,时发寒战,好象疟疾一样。如果误用攻下,就会导致脉数、发热、发狂奔走、如见鬼状、胃脘部痞塞、小便淋漓不畅、小腹部坚硬、尿血等变证。

古文:脉濡而紧,濡则卫气微,紧则荣中寒。
现代文:脉象濡而紧,濡是卫气虚弱,紧是营中受寒。

古文:阳微卫中风,发热而恶寒;荣紧胃气冷,微呕心内烦。
现代文:阳气不足,卫中风邪,所以发热、怕冷;营受寒邪,胃中虚冷,所以微微呕吐、心烦不安。

古文:医为有大热,解肌而发汗,亡阳虚烦躁,心下苦痞坚。表里俱虚竭,卒起而头眩。客热在皮肤,怅怏不得眠。
现代文:证属阳虚兼表,治当扶阳解表。医生却认为肌表热甚,单用解肌发表药治疗,致汗出亡阳,所以烦躁不安,胃脘部痞胀硬结;表里俱虚,所以骤然站起即感头晕,自觉肌表发热,苦闷不能安眠。

古文:不知胃气冷,紧寒在关元。技巧无所施,汲水灌其身。客热应时罢,栗栗而振寒。
现代文:医生仍不知道胃中虚寒、下焦寒甚,不循辨证论治规律,反而用冷水浇灌病人身上,体表之热虽然立即消退,却引起寒栗振战,须盖几床棉被。

古文:重被而复之,汗出而冒巅。
现代文:结果又导致汗出、头目昏晕、全身筋肉跳动、身体振颤。

古文:体惕而又振,小便为微难。寒气因水发,清谷不容间。呕变反肠出,颠倒不得安。手足为微逆,身冷而内烦。
现代文:里寒因用冷水浇灌治疗而更甚,所以出现腹泻不止,腹泻完谷不化,脱肛,呕吐,起卧不安,手足微有厥冷,身上发冷而心中烦躁。

古文:迟欲从后救,安可复追还。脉浮而大,浮为气实,大为血虚。
现代文:如果治疗稍迟,就无法挽救。脉象浮而大,浮是气实,大为血虚。

古文:血虚为无阴,孤阳独下阴部者,小便当赤而难,胞中当虚,今反小便利,而大汗出,法应卫家当微,今反更实,津液四射,荣竭血尽,干烦而不得眠,血薄肉消,而成暴液。
现代文:血虚则阴亏,阴虚则阳亢。如果膀胱空虚,阳热乘虚下乘,小便应当黄赤短涩,现反见小便通畅而大汗出,照理阳气应虚衰,现阳气反而盛实,致使津液大量外泄,营血受到煎熬而虚竭,出现口干、心烦不能安睡、肉消形瘦等证。

古文:医复以毒药攻其胃,此为重虚,客阳去有期,必下如污泥而死。
现代文:医生如再用峻猛药攻下,必使阴液更伤,阴竭而阳脱,势必出现大便泻下如污泥的变证,预后不良。

古文:脉数者,久数不止,止则邪结,正气不能复,正气却结于藏,故邪气浮之,与皮毛相得。脉数者,不可下,下之则必烦,利不止。
现代文:脉象数的,一般主热,表现为长时间跳的快而不歇止。如果数脉中而见歇止,是邪气结滞、正气郁结。脉数的,不能用攻下法治疗,如果误用攻下,就会引起心烦、下利不止的变证。

古文:脉浮大,应发汗,医反下之,此为大逆。
现代文:脉象浮大,为表实邪盛,当用发汗法治疗。

古文: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
现代文:阳虚阴盛的大便硬结,不能攻下。

古文: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下之为逆。夫病阳多者热,下之则硬。
现代文:如果误用攻下,就会引起腹泻完谷不化、腹部胀满的变证。患伤寒病,头痛发热,微微出汗,证属阳明里热。

古文:无阳阴强,大便硬者,下之则必清谷腹满。伤寒发热,头痛,微汗。发汗,则不识人;熏之则喘,不得小便,心腹满;下之则短气,小便难,头痛,背强;加温针则衄。
现代文:如果误用发汗,则里热更甚,产生神昏不识人的变证;误用火熏法治疗,则火邪内迫,出现喘气、小便不通、胃脘及腹部胀闷等变证;误用攻下,则耗伤津液,出现短气、小便解出困难、头痛、项背强急不舒等变证;误用温针,则致热盛动血,出现鼻衄等变证。

古文:伤寒,脉阴阳俱紧,恶寒发热,则脉欲厥。
现代文:患伤寒病,寸关尺三部脉俱紧,发热怕冷的,属太阳表实,如果少阴阳气内虚的,则将出现厥脉。

古文:厥者,脉初来大,渐渐小,更来渐渐大,是其候也。
现代文:所谓厥脉,是指脉象初来时大,渐渐变小,再来又渐渐变大。

古文:如此者恶寒,甚者,翕翕汗出,喉中痛;热多者,目赤脉多,睛不慧,医复发之,咽中则伤;若复下之,则两目闭,寒多者便清谷,热多者便脓血;若熏之,则身发黄;若熨之,则咽燥。
现代文:出现这种症候的病人,如果怕冷严重的,就会见身体翕翕然汗出,咽喉中疼痛;如果发热重的,就会有目睛发红、脉络多、视物不清。此时,如果医生再用发汗法治疗,就会使咽中损伤、破溃;如果再行攻下,就会出现两目难睁,寒多的,就腹泻完谷不化,热多的,就泻下脓血便;如果误用火熏法治疗,就会出现肌肤发黄;如果用火熨法治疗,就会出现咽喉干燥。

古文:若小便利者,可救之;小便难者,为危殆。
现代文:这种种变证,如果小便通利的,尚可治疗;如果小便难出的,则属危候。

古文:伤寒发热,口中勃勃气出,头痛,目黄,衄不可制,贪水者必呕,恶水者厥。
现代文:外感病,发热,口中热气勃勃而出,头痛,眼睛发黄,衄血不止,如果想要喝水的,喝水后就一定呕吐,不愿喝水的,就会产生手足厥冷。

古文:若下之,咽中生疮,假令手足温者,必下重便脓血。
现代文:假如误用攻下,就会引起咽中溃烂生疮,其手足温暖的,还会出现泻下脓血、里急后重的症状。

古文:头痛目黄者,若下之,则两目闭。
现代文:病人头痛目黄的,如果误用攻下,就会导致双目紧闭懒睁。

古文:贪水者,脉必厥,其声嘤,咽喉塞;若发汗,则战栗,阴阳俱虚。
现代文:病人想喝水的,如果误用攻下,就会引起脉厥、声音不清晰、咽喉闭塞疼痛;误用发汗,就会导致阴阳俱虚,出现畏寒战栗。

古文:恶水者,若下之,则里冷不嗜食,大便完谷出;若发汗,则口中伤,舌上白胎,烦躁,脉数实,不大便,六七日后,必便血;若发汗,则小便自利也。
现代文:病人不愿喝水的,如果误用攻下,致阴寒内感,就会出现不思饮食、大便完谷不化;误用发汗,就会引起口中生疮、烦躁不安、舌生白苔等变证。如果脉象数实,不解大便六七天,是热瘀于内,以后可能出现便血;倘若再用发汗法治疗,则会引起小便自遗的变证。

古文:下利,脉大者,虚也,以其强下之故也。
现代文:腹泻而脉象大的,属正气虚弱,这是强行攻下所造成的。

古文:设脉浮革,固尔肠鸣者,属当归四逆汤主之。
现代文:假如脉象浮革,并见肠鸣的,为血虚里寒,可用当归四逆汤治疗。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

古文:夫以为疾病至急,仓卒寻按,要者难得,故重集诸可与不可方治,比之三阴三阳篇中,此易见也。
现代文:我考虑到疾病发展迅速,病情十分危急,要想在仓卒时间内寻求到辨证治疗的要领,是很难做到的,所以重新收集各种可与不可的诊治原则和方法,整理成可与不可诸篇。这与三阴三阳篇中相比,更容易查找。

古文:又时有不止是三阴三阳,出在诸可与不可中也。
现代文:同时,还时有三阴三阳篇中没有的内容,也补充在可与不可各篇中。

古文: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微反在上,涩反在下。
现代文:关脉濡而弱,寸脉反见微,尺脉反见涩。微主阳气不足,涩主阴血亏虚。

古文:微则阳气不足,涩则无血。阳气反微,中风汗出而反躁烦。
现代文:阳气虚弱而又阴亏,就容易出现中风多汗、烦躁不安、形寒怕冷、四肢厥冷。阳虚发汗,就会引起亡阳,出现烦躁、不得安眠的变证。

古文:涩则无血,厥而且寒。阳微发汗,躁不得眠。
现代文:脐右有气筑筑然跳动,是肺气虚,不能发汗。

古文:动气在右,不可发汗,发汗则衄而渴,心苦烦,饮即吐水。
现代文:误发其汗,就会导致鼻衄、口渴、心中烦闷、喝水后立即吐出的变证。

古文:动气在左,不可发汗,发汗则头眩,汗不止,筋惕肉目闰。
现代文:脐左有气筑筑然跳动,是肝气虚,不能发汗。误发其汗,就会引起头昏目眩、汗出不止、筋肉跳动的变证。

古文:动气在上,不可发汗,发汗则气上冲,正在心端。
现代文:脐上有气筑筑然跳动,是心气虚,不能发汗。误发其汗,就会引起气向上冲撞、直至心下的变证。

古文:动气在下,不可发汗,发汗则无汗,心中大烦,骨节苦疼,目运,恶寒,食则反吐。谷不得前。
现代文:脐下有气筑筑然跳动,是肾气虚,不能发汗。误发其汗,就会导致汗闭不出、心中烦躁厉害、骨节疼痛、头目眩晕、怕冷、进食即吐、食物不能进的变证。

古文:咽中闭塞,不可发汗,发汗则吐血,气欲绝,手足厥冷,欲得蜷卧,不能自温。
现代文:咽喉闭塞的病症,不能发汗。误发其汗,就会引起吐血、呼吸微弱、手足厥冷、想蜷曲而睡、不能自行温暖的变证。

古文:诸脉得数动微弱者,不可发汗,发汗则大便难,腹中干,胃燥而烦,其形相象,根本异源。
现代文:凡是见到动数微弱脉象的,不能发汗。误发其汗,就会导致肠胃干燥,出现大便难以解出、心烦不安等变证。其表现虽然很象阳明府实证,但病源却根本不同。

古文:脉微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弦反在上,微反在下。
现代文:关部脉濡弱,寸部脉弦,尺部脉微。弦是阳气扰动于上,微是阴寒盛于下,这是上实而下虚,所以病人喜欢温暖。

古文:咳者则剧,数吐涎沫,咽中必干,小便不利,心中饥烦,日卒时而发,其形似疟,有寒无热,虚而寒栗,咳而发汗,蜷而苦满,腹中复坚。
现代文:由于下焦阳气本虚,所以不能发汗。误发其汗,则更伤阳气,引起畏寒战栗、不能自行恢复的变证。咳嗽剧烈,频频吐出涎沫,咽喉干燥,小便不通畅,腹中感觉饥饿,心中烦躁不安,一昼夜一发,好象疟疾,但只有畏寒甚至寒战而没有发热,这是肺虚寒饮内停所致。如果把咳嗽当作表寒而发汗,就会引起身体蜷曲而卧、胸中满闷、腹中坚硬的变证。

古文:厥,脉紧,不可发汗,发汗则声乱、咽嘶、舌萎、声不得前。
现代文:四肢厥冷、脉象紧的,是阳虚阴寒内盛,不能发汗。误发其汗,就会导致语声散乱、咽喉嘶哑、舌萎不用、发不出声音的变证。

古文:诸逆发汗,病微者难差;剧者言乱、目眩者死,命将难全。
现代文:各种四肢厥冷证,不能发汗。误发其汗,病变轻的,难以治愈;病变重的,就会导致神昏语言错乱、目眩等变证,其生命难以保全。

古文:咳而小便利,若失小便者,不可发汗,汗出则四肢厥逆冷。
现代文:咳嗽而小便通利,或小便自遗的,不能发汗。误发其汗,就会引起四肢厥冷的变证。

古文:伤寒头痛,翕翕发热,形象中风,常微汗出自呕者,下之益烦,心中懊憹如饥;发汗则致痉,身强,难以屈伸;熏之则发黄,不得小便;灸则发咳唾。
现代文:外感病,头痛,象皮毛复盖身上一样发热,表现象太阳中风证,经常微微出汗,呕吐。如果误用泻下法治疗,则发热更甚,心中烦闷异常,嘈杂似饥;如果用发汗法治疗,就会引起痉证,出现身体强直、难以屈伸的症状;如果误用火熏法,就会引起身体发黄、小便不通,病久就会出现咳嗽唾脓血。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古文: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现代文:厥阴上热下寒证的主要症候特征,是口渴能饮水,气逆上冲心胸,胃脘部灼热疼痛,虽然腹中饥饿,但又不想吃东西,倘若进食就会出现呕吐或吐出蛔虫。如果误用攻下,就会导致腹泻不止。

古文: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现代文:厥阴感受风邪,如果脉象微微见浮的,是病邪从阴出阳,其病将要痊愈,如果脉象不浮的,是邪仍在里,疾病尚未好转。

古文: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现代文:厥阴病将要解除的时间,一般在时至时之间。

古文: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
现代文:厥阴虚寒证,出现口渴想要喝水时,是阴寒邪去、阳气回复之象,可以给病人喝少量汤水,就可痊愈。

古文: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现代文:凡属虚寒厥逆证,不能用攻下药治疗,凡是身体虚弱的,也不能用攻下药治疗。

古文: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
现代文:伤寒病,先出现四肢厥冷,以后转为发热的,为阴去阳复之象,此时,虽有腹泻,一定会自行停止。

古文:见厥复利。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
现代文:如果再转为四肢厥冷的,为阴进阳退,就会再出现腹泻。伤寒病,开始发热六天,四肢厥冷及腹泻反有九天。

古文: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
现代文:凡是四肢厥冷而腹泻的,一般为阳衰阴盛,应当不能饮食,现在反而能够饮食,恐怕是中气败绝的除中证。此时,可给病人吃一些面条之类的食物以作试探。

古文:后三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
现代文:如果吃后突然发热而又猝然退去的,是除中证;如果吃后不出现这种发热的,可以断定胃气仍然存在,其能食是阳复的表现,就一定会痊愈。

古文: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
现代文:第二天进行诊察,病人发热继续存在,可以推测第二天半夜痊愈。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原先发热六天,其后四肢厥冷九天,再发热三天,与原先发热的六天相加,也是九天,与四肢厥冷的日期相等,所以预测第二天半夜痊愈。

古文: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
现代文:三天后再进行诊查,如果出现脉数不除、发热不退的,这是阳复太过,阳热有余,一造会产生疮痈脓疡的变证。

古文: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
现代文:外感病,脉迟已经六七天了,却反而用黄芩汤清除其热。

古文: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现代文:脉迟主寒,其证属虚寒,现在却反而用黄芩汤清热,必使阴寒更甚,腹中应该更加寒冷,照理应当不能饮食,现在却反而食欲亢盛能够进食,这就是除中,预后不良。

古文: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
现代文:外感病,先见四肢厥冷而又腹泻,以后转为发热的,是阳复阴退,其腹泻一定会自然停止。如果发热反见汗出、咽喉红肿疼痛的,是阳复太过、邪热上迫,就会产生喉痹的变证。

古文: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
现代文:如果发热无汗、腹泻不止的,是阳复太过、邪热下迫,就会出现下利脓血的变证。

古文:便脓血者,其喉不痹。
现代文:如果发生下利脓血,就不会发生喉痹。

古文: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而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
现代文:外感病,起病一二日到四五日,如果四肢厥冷伴发热,并且发热在先、四肢厥冷在后的,是属于热厥。其四肢厥冷的程度越严重,则郁闭的邪热就越深重;四肢厥冷的程度轻微,则邪热郁闭也就轻微。热厥应当用清下法治疗,如果反用发汗法治疗,就会使邪热更炽,发生口舌生疮、红肿糜烂的变证。

古文: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
现代文:伤寒病,四肢厥冷五天,发热也是五天,假如到了第六天,应当再出现四肢厥冷,如果不出现四肢厥冷的,就会自行痊愈。

古文: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
现代文:这是因为四肢厥冷总共只有五天,而发热也是五天,四肢厥冷与发热时间相等,阴阳趋于平衡,所以知道会自行痊愈。

古文: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
现代文:所谓 厥 ,是指四肢冷而言。凡属厥证,都是阴气和阳气不能互相顺接所致。

古文:厥者,手足逆冷是也。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藏厥,非为蛔厥也。
现代文:外感病,脉象微而四肢厥冷,到了七八天,出现周身肌肤都冰冷,病人躁扰不安,没有片刻安静,这是内脏阳气极虚所致的脏厥证,不是蛔厥证。

古文: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藏寒。
现代文:蛔厥证的症候,是病人有发作性的心烦腹痛,让病人安静却又时而发作心烦腹痛,这是肠中有寒,蛔虫不安其位向上钻入膈内所致,过一会儿烦痛就会缓解。

古文: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
现代文:进食后,又出现呕吐、腹痛而烦的,是因为蛔虫闻到食物气味上扰所致。此外,病人常有呕吐蛔虫的表现。

古文: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方。
现代文:蛔厥证用乌梅丸主治,此方又主治久泻。

古文:乌梅丸方
现代文:乌梅丸方

古文:乌梅三百个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一斤当归四两附子六两蜀椒四两桂枝六两人参六两黄蘖六两右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现代文:另把乌梅放入米醋中浸泡一晚上,去掉内核。再将乌梅放在蒸具内,上面复盖五斗米共蒸,待米蒸熟后捣成泥状,与上药末混合均匀,放入药臼中,加入蜂蜜,用棒槌捣二千下,作丸如梧桐子大,每次饭前吞服十粒丸药,一日服三次。此后,再慢慢加量到每次服二十粒药丸。服药期间,禁食生冷、粘滑、有浓烈气味的食品。

古文:伤寒,热少厥微,指头寒,默默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其病为愈。
现代文:外感病、邪热郁遏较轻,四肢厥冷轻微,患者仅指头发凉,神情沉默,不想进食,烦躁不安。经过几天,出现小便通畅、颜色清亮的,这是里热已经解除的征象,此时,病人如想进食,示胃气已和,其病将要痊愈。

古文:若厥而呕,胸胁烦满者,其后必便血。
现代文:如果热邪加重出现四肢厥冷并见呕吐、胸胁满闷而烦躁的,此后就会发生便血的变证。

古文: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结胸,小腹满,按之痛者,此冷结在膀胱关元也。
现代文:病人手足厥冷,自诉无胸胁心下疼痛,而觉小腹胀满,触按疼痛的,这是寒邪凝结在下焦膀胱关元部位的缘故。

古文: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其病当愈。
现代文:外感病,发热四天,四肢厥冷仅只三天,又发热四天,四肢厥冷的时间少而发热的时间多,疾病应当痊愈。

古文: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其后必便脓血。
现代文:如果到了第四天至第七天,发热仍不退的,是阳复太过,热伤血络,必致下利脓血。

古文: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
现代文:外感病,四肢厥冷四天,发热却只有三天,又见四肢厥冷五天,这是疾病在进展。因为四肢厥冷的时间多而发热的时间少,为阳气退阴寒邪气进,所以是病情进展。

古文: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
现代文:外感病六七天,脉微,手足厥冷,烦躁不安,应当急灸厥阴的经穴。

古文: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
现代文:如果灸后四肢厥冷仍不转温的,属于死证。

古文:伤寒发热,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
现代文:外感病五六天,没有结胸证的表现,腹部柔软,脉象虚软而又四肢厥冷的,这是血虚所致。

古文:有阴无阳故也。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为亡血,下之死。发热而厥,七日,下利者,为难治。
现代文:不能用攻下法治疗,如果误用攻下,就会更伤其血,可导致死亡。发热而又四肢厥冷,为阴盛阳亡之象,到了第七天,又发生腹泻的,是难治之候。

古文:伤寒脉促,手足厥逆者,可灸之。
现代文:外感病,脉象促而四肢厥冷,可用温灸法治疗。

古文: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也,白虎汤主之。
现代文:外感病,脉象滑而手足厥冷的,是里有邪热所致,用白虎汤主治。

古文: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现代文:手足厥冷,脉象很细,好象要断绝一样的,用当归四逆汤主治。

古文:当归四逆汤方
现代文:当归四逆汤方

古文:当归三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细辛三两大枣二十五个通草二两甘草二两有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现代文:当归三两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细辛三两甘草二两,炙通草二两大枣二十五枚,剖开,另一法用十二枚以上七味药,用水八升,煎煮成三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一日服三次。

古文: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主之。
现代文:如果病人素有寒饮停滞体内,而又见上证的,可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治疗。

古文: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现代文:大汗淋漓,而发热仍不退,腹中拘急,四肢疼痛,又见腹泻、四肢厥冷而怕冷的,是阴盛阳亡的表现,用四逆汤主治。

古文: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现代文:大汗淋漓,如果腹泻很厉害,而又四肢厥冷的,用四逆汤主治。

古文: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中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
现代文:病人手足厥冷,脉忽然现紧象的,这是实邪结在胸中所致,应有胸脘部胀满不适,虽然饥饿却不能吃东西等症状,当用涌吐法治疗,可用瓜蒂散。

古文: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
现代文:外感病,四肢厥冷,心胸部悸动不宁,这是水饮内停所致,必须先治水饮,当用茯苓甘草汤,然后再治四肢厥冷。不然的话,水饮浸渍入肠,势必引起腹泻。

古文: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现代文:外感病六七天,峻下以后,出现寸部脉沉而迟,尺部脉不现,手足厥冷,咽喉疼痛,吞咽困难,唾吐脓血,腹泻不停的,是难治之证,用麻黄升麻汤主治。

古文:麻黄升麻汤方
现代文:麻黄升麻汤方

古文:麻黄二两半升麻一两一分当归一两一分知母黄芩萎蕤各十八铢石膏白术干姜芍药天门冬桂枝茯苓甘草各六铢右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汗出,愈。
现代文:麻黄二两半,去节升麻一两一分当归一两一分知母十八铢黄芩十八铢萎蕤十八铢,一方用菖蒲芍药六铢天门冬六铢,去心桂枝六铢,去皮茯苓六铢甘草六铢,炙石膏六铢,打碎,布包白术六铢干姜六铢以上十四味药,用水一斗,先加入麻黄煮一、二开,除去上面的白沫,再加入其他药物,共煎煮成三升,去掉药渣,分三次温服。在大约相距做熟一顿饭的时间内把药服完,药后汗出就会痊愈。

古文: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趣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现代文:外感病四五天,腹中疼痛,如果腹内有气转动下行趋向小腹的,这是将要腹泻的先兆。

古文: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主之。
现代文:外感病,本属虚寒腹泻,医生却用涌吐、泻下法治疗,致使上热与下寒相格拒,如果再次误用吐下,出现饮食进口就吐的,用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治。

古文: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方
现代文: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方

古文:干姜黄连黄芩人参各三两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现代文:干姜黄芩黄连人参各三两以上四味药,用水六升,煎煮成二升,去掉药渣,分二次温服。

古文: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
现代文:虚寒腹泻,出现轻微发热,口渴,脉象弱的,是邪气已衰,阳气来复,疾病即将痊愈。

古文: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
现代文:虚寒腹泻,如果脉象由紧转数,微微发热汗出的,是阴去阳复,其病即将痊愈。

古文:设复紧,为未解。
现代文:如果脉又现紧象的,为阴寒邪盛,其病没有缓解。

古文: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
现代文:腹泻,手足厥冷,无脉搏跳动的,急用灸法以回阳复脉。如果灸后手足仍不转温,脉搏跳动仍不恢复,反而微微喘息的,属于死候。

古文: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现代文:如果足部的太溪脉和趺阳脉仍有搏动,而趺阳脉大于太溪脉的,为胃气尚旺,属可治的顺证。

古文: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
现代文:腹泻,寸部脉反见浮数,尺部脉现涩的,是阳热盛而阴血亏,热伤阴络,可能会产生大便泻下脓血的症候。

古文: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
现代文:腹泻完谷不化,多属阴盛阳衰,此时,即使兼有表证,也不能发汗解表,如果误发其汗,就会引起腹部胀满的变证。

古文:下利,脉沉弦者,下重也;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现代文

推荐文章

初中政治易错点——“核心”“中心”类

“核心”“中心”类  1.美好道德的核心:诚实。  2...

当意识形态与人性完美结合

  孙犁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有他自己独特...

评论区(暂无评论)

我要评论

昵称
邮箱
网址
0/200
没有评论
可按 ESC 键退出搜索

0 篇文章已搜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