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悲歌闯王恨

  ——读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

  赵家欣

  时隔18年,老作家姚雪垠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第四、五卷,于1999年8月出版了。这部姚老在整整40年中,历尽艰辛、锲而不舍完成的,长达334万字,作为向建国50年献礼的宏篇巨著,为祖国的文学事业树起了一座丰碑。令人惋惜的是,89岁高龄的姚老于1999年4月29日去世了,没来得及看到他为之呕心沥血的《李自成》全书的出版。

  读罢《李自成》第四、五卷,再次浏览以前出版的前三卷情节,深为这幅描写明末农民起义、外族入侵、山河变色、改朝换代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所激动。我想起了半世纪前郭沫若所写的《甲申三百年祭》和新中国成立后演出的京剧“闯王进京”。崇祯甲申年,是李自成建立的大顺王朝由鼎盛到衰亡的关键一年,其成败得失,是历史的一面镜子。

  在进入北京、建立大顺王朝、取代腐朽的明朝前,李自成在众多农民起义的领袖中是比较杰出的人物。因赈济饥民获罪、率众投奔闯王的河南举人李岩及其弟李侔,对李自成十分崇仰,在李岩的印象中,闯王胸怀大志,奋发有为,谦恭下士,待人以诚,自奉俭约,关心百姓疾苦,对将士如待家人,军纪严明,令行禁止,上下齐一。民心向背,历来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当时明朝苛政如虎,遍地饥荒,官兵到处奸淫掳掠,失尽民心。李自成出身贫苦农民家庭,深知百姓疾苦,以“迎闯王,不纳粮”为号召,劫富济贫,杀官救民,所到之处,百姓箪食壶浆,投军者如潮涌。崇祯十七年正月,李自成的起义军一路杀到北京城下,迫使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

  当李自成踌躇满志地进入北京、建立大顺王朝后,形势迅速起了变化。群臣忙于“劝进”和演习登极大典的礼仪,刘宗敏用酷刑向明朝的勋戚、官员们追赃,大顺军纪律败坏,城中不断发生抢劫、强奸案,引起不满。李自成自己则以为天下已定,耳边拍马颂扬之话日多,听不进忠言,看不到危机。他还不顾宋献策、李岩的劝阻,立足未稳就亲率大军北上,陈兵山海关前,企图迫使守将吴三桂投降。出乎李自成意料,这个明朝的“武将世家”却投降了满清,并“借来”清兵合击大顺军,迫使李自成落了个匆匆登极,又匆匆撤离,最终亡身于九宫山的结局。其兴也勃,其亡也速,乃其自身弱点和局限所造成的千古遗恨。

  长篇小说《李自成》一至三卷出版后,曾经风靡一时,深受读者欢迎。但也有不少议论,特别是对李自成这个人物的塑造,有人认为他的某些性格、事迹是封建社会农民不可能出现的。如作家李国文说:“与张献忠并列的李自成,竟然成为小说中精通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指挥员,大谈军民鱼水情深之道,是种很认真的滑稽。”小说作者在一卷卷首的《前言》有个说明:“李自成是小说中的中心人物,我在塑造他的英雄形象时,在性格事迹方面基本上根据他本人原型,但也将古代别的人物的优秀品质和才干集中到他的身上,虚构了许多动人的情节,好使他的形象丰满而典型化。”小说四、五两卷完成于“文革”后,作者解除了“农民起义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属于革命范畴的约束,得以实事求是地写出了李自成后期违反历史前进规律的局限性。

  关于吴三桂降清而不归大顺的原因,传说最多的是“冲冠一怒为红颜”,说是由于他留在北京的爱妾陈圆圆被刘崇敏要去,一怒之下,投降满清。姚老认为这一传说是胡说,应该从吴三桂的“武将世家”同视为流贼的大顺军的阶级矛盾去寻找事变的根本原因。古人爱妾可以赠人,可以换马,像吴三桂那样地位和出身的武将,决不会因为一个妓女陈圆圆、不顾“千秋名节”、不顾父母和一家数十口性命而叛降清朝。他之所以不降大顺朝,是因为大顺军进入北京后政治上军事上暴露了严重的弱点,更加强了他对“流贼”的蔑视。他之所以投降清朝,则是由于明已亡国,他的主要敌人是李自成,而他的舅父祖大寿和为崇祯所倚重的洪承畴等明朝将领已先后投降清朝,并受到优待和重用。姚老说他降清是迫于形势。吴三桂最终虽然以大清平西王的身分在“三藩之乱”时起兵反清,但还是和宋朝秦桧一样落下个千古骂名。

  旧版《李自成》一卷卷首刊有作者的《前言》,长达2万多字,其中有不少“我在毛主席的光辉思想教育下”、“必须在思想感情中大破大立”、“历史学从来都为一定的阶级和政治集团服务”之类的表态式的字句,说明作者当时写作的小心翼翼,这篇《前言》在新版中不见了。小说不同于历史,尽管读者有所议论,但《李自成》仍不失为一部内容丰富、文字生动、悲剧性强、震撼人心的优秀长篇历史小说。

推荐文章

英语高频词汇:Have的用法

相信大部分的童鞋看到Have这个词,第一反应就是---...

如何提高中考英语阅读理解的概括能力和答题速度

学生们做"阅读简答"这样的题目时,普遍觉得不难,而考试...

评论区(暂无评论)

我要评论

昵称
邮箱
网址
0/200
没有评论
可按 ESC 键退出搜索

0 篇文章已搜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