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皇帝总是对胡汉联姻龙颜欣慰,在御座上指派各皇弟应聘各汉族臣僚的女儿之姻缘。他还把自己的鲜卑复音姓氏改称‘元宏’。”“皇帝”这些做法的历史作用是()

A.确立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
B.完成了国家大一统
C.抵御了外来侵略
D.促进了民族融合

答案:D
贤知助手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内容。“皇帝”指孝文帝,“指派各皇弟应聘各汉族臣僚的女儿之姻缘”指与汉人通婚,“把自己的鲜卑复音姓氏改称‘元宏’”指改汉姓。这都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汉化政策”的内容,这场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加快了北方的封建化进程,所以答案选D。相关知识点/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北方的民族汇聚·北魏孝文帝改革

2、20世纪30年代,有人在纽约做一次民意测验,结果发现,罗斯福总统最受欢迎,他后面才是上帝。“罗斯福总统最受欢迎”的原因是他领导美国人民()

A.取得了民族独立
B.废除了黑奴制度
C.度过了经济危机
D.战胜了法西斯国家

答案:C
贤知助手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罗斯福总统的功绩。经济大危机爆发后,1933年罗斯福总统上台,实施了新政,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最终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这使得罗斯福总统最受美国人欢迎。取得了民族独立的领导人是华盛顿,废除黑奴制度的是林肯,战胜了法西斯国家是在40年代,所以答案选C。相关知识点/考点: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动荡与变革·大危机与新政·罗斯福新政

3、有学者认为:“列宁的思想至今仍受到人们极度的重视,就在于它是活的、变化的、永不肯停止在某个定点上。”下列各项中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是()

A.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以家长制作风取代民主与法制
C.以农业为重点取代以工业为中心
D.以“多党政治”取代“一党政治”

答案:A
贤知助手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相关内容。“列宁的思想是活的、变化的、永不肯停止在某个定点上。”说明了列宁思想的创新、与时俱进。1921年列宁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创新地把社会主义与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联系起来。以家长制作风取代民主与法制是斯大林模式的特征,以农业为重点取代以工业为中心的改革是赫鲁晓夫改革,以“多党政治”取代“一党政治”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所以答案选A。相关知识点/考点: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动荡与变革·俄国向何处去·苏俄新经济政策

4、“某位伟大的发明家逝世后,为了悼念他,全美国熄灯一分钟,甚至连自由女由神手上的火炬也不例外,人们送给‘照亮世界的人’的美誉。”这位发明家是()

A.贝芬
B.爱迪生
C.瓦特
D.玻利瓦尔

答案:B
贤知助手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爱迪生的贡献。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美国人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给人类带来了光明。爱迪生逝世后,为了悼念他,全美国熄灯一分钟,甚至连自由女由神手上的火炬也不例外,人们送给“照亮世界的人”的美誉。所以答案选B。相关知识点/考点: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电气时代的来临·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大王”爱迪生

5、“近代时期,东方国家出现了一系列向西方学习的改革运动。”这些改革运动包括()

①日本大化改新②查理·马特改革③日本明治维新④中国戊戌变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D
贤知助手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东方国家向西方学习的改革运动。“近代时期,东方国家出现了一系列向西方学习的改革运动。”如1868年日本的明治维新,1898年中国的戊戌变法,两者都是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日本大化改新是古代日本向中国隋唐学习,查理·马特改革是西欧国家的改革,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西欧封建制度。所以③④符合题意,答案选D。相关知识点/考点: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武士领导的社会变革·日本明治维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艰难起步·维新变法运动

6、下列各项对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A.“打破了中世纪以来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
B.“弘扬理性,用理性之光照亮了欧洲近代社会发展的道路”
C.“成立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
D.“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

答案:A
贤知助手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艺复兴运动的相关内容。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打破了中世纪以来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弘扬理性,用理性之光照亮了欧洲近代社会发展的道路”是对启蒙运动的评价。“成立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是指《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所以答案选A。相关知识点/考点: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向人性扼杀者宣战·文艺复兴运动

7、“虽然他从未将所有民族都联合在一个世界性国家里,但是他的事业动将世界推入了一个新的方向:不同种族的融合,不同文化传统的交汇。”上述规定应出自()

A.亚历山大 B.君士坦丁十一世
C.马可·波罗 D.毕加索

答案:A
贤知助手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亚历山大东征的相关内容。亚历山大的东征,使希腊文明与古老的东方文明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冲撞与交融,属于“不同种族的融合,不同文化传统的交汇。”开启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所以答案选A。相关知识点/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古代文明的冲撞与文化成就·文明的冲撞与交融·亚历山大东征

8、“公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国家各级官司职向公民开放,通过选举产生。由全体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决策机构。”上述规定应出自()

A.《资治通鉴》 B.《汉谟拉比法典》
C.雅典民主制度 D.基督教教义

答案:C
贤知助手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希腊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古希腊雅典城邦在伯里克利执政期间,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极盛,雅典城邦的“公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国家各级官司职向公民开放,通过选举产生。由全体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决策机构。”,所以答案选C。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24年1月,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孙中山拟定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在黄埔建立一个训练军官的军事学校,进行标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北伐军向全世界发表声明,说明了北伐的爱国目的: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根本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捐弃前嫌。早在1936年处理西安事变时,中国共产党就力主和平解决。
材料三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在某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军、伪军2万作人,拔掉据点2000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淞沪战役中,守卫宝山的500名官兵与敌巷战肉搏,全部壮烈殉国。
——材料二、三摘编自《光明日报》:《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材料四廖承志认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黄埔军校的办学方针。并指出北伐战争的目的。(2分)

(2)据材料二,指出“国共两党两度合作”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3分)

(3)材料三中的“某次战役”是指哪次战役?据材料二、三,指出抗日战争时期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引用材料中的原文回答)(3分)

(4)以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成果或意义,说明材料四中的观点。(2分)

答案:(1)办学方针:进行标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北伐目的: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
(2)合作原因: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百团大战;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
(4)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了北伐战争,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
国共第二次合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这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的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
贤知助手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黄埔军校的办学方针和北伐战争的目的。根据材料一可知,黄埔军校的办学方针是进行标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北伐战争的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
(2)本题考查的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原因和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中日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本题考查的是百团大战和抗日战争时期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根据材料中的“八路军共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军、伪军2万作人,拔掉据点2000多个”,可以判断这场战役是百团大战。据材料二、三可知,抗日战争时期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
(4)本题考查的是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成果或意义。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了北伐战争,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国共第二次合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这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的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

推荐文章

元宵节灯谜大全——地名类

元宵节灯谜大全及答案地名类  山水之间,一方独立(打重...

中考英语首字母填空训练基础题系列二:passage 14

本篇文章暂无摘要~

评论区(暂无评论)

我要评论

昵称
邮箱
网址
0/200
没有评论
可按 ESC 键退出搜索

0 篇文章已搜寻到~